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青島頭條 > 正文

青島3成堵車壓力源于陋習 一月內17人車輪下喪生

來源:青島日報 2012-05-10 08:52:49

    ●時間成本:堵車壓力三分之一來自于交通陋習

    ●生命財產成本:僅今年3月全市17人死于交通事故,財產損失達30余萬元

    ●社會管理成本:為治交通亂象,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巨大難以統計

    時間成本———

    違章制造三成堵車

    “習慣性交通違法”最直觀的危害就是造成路面擁堵。

    據交警介紹,造成路堵有四個原因:交通違法、交通飽和、交通事故、道路施工。而居首的就是交通違法。我市1/3的交通擁堵,都是因為交通違法行為造成。

    李涌,市北交警大隊遼源路中隊副中隊長,每天在路面上執勤。

    李涌提供了一個最小范圍的、也最直觀的數字:以山東路與敦化路交叉路口為例,僅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這一項違法,一天就查處100多例。像開車壓實線、爭道搶行等明顯的違法行為,更是不計其數。

    “一般來說,機動車正常行駛過程中,只有需要轉彎時才需要變換車道。如果頻繁變道者占到10%以上,就會讓交通秩序出現混亂。”市交警支隊秩序處民警分析,爭道搶行、借道超車是造成交通高峰期交通擁堵最直接的一種陋習,雖然這是駕駛員的個體行為,但足以影響到整體交通的情況,甚至造成擁堵。比如在早高峰的膠寧高架路上,車輛多、交通壓力大,但車輛還是按照一定的速度勻速行駛的。但是,如果有一輛車隨意變更車道,其后方的車輛也必然減速,依此類推,很容易出現分段式擁堵。而遇到擁堵時,部分駕駛人為圖自己方便隨意穿插、逆行,加劇了擁堵。違法圖快引發擁堵,遇堵更想違法圖快,造成惡性循環。

    生命財產成本———

    一個月死了17人

    爭道搶行不避讓、開車打電話、隨意變更車道,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成了傷人奪命的事故黑手。

    記者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3月份全市共發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133起,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13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0多萬元,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未按規定讓行、違法變更車道等交通陋習上。

    市南交警大隊事故科副科長蘆杰說,以市南區為例,一個月處理刮擦、追尾等輕微交通事故約1200起左右,其中約有70%是因交通陋習所引起的。即使是最輕微的刮蹭,也會給駕駛員帶來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元維修費用。若是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人身傷害甚至生命危險。

    “以隨意變更車道來說,有的市民感覺已經觀察過,但實際上是看后視鏡和打方向盤幾乎同時進行。”據蘆杰介紹,3月8日上午,南京路一輛貨車與摩托車相撞,貨車在變道過程中,后方的摩托車避閃不及撞到了貨車的車身上,摩托車司機受重傷,這就是一起典型的司機認為自己已經觀察好了,但實際上并沒有能做到仔細觀察而造成的事故。蘆杰分析,隨意變更車道的情況比較常見,雖然隨意變更車道并不一定會發生交通事故,但是這種行為給發生交通事故埋下隱患,在變道時,應當亮起轉向燈3秒以上再進行變道,給其他車輛充分的反應時間。

    “很多駕駛員不了解讓行規定,在路口爭道搶行。”蘆杰說,以無信號燈控制的路口來說,直行車輛應當停車、望,并讓右方車輛先行。此外,開車打電話、低頭撿東西、聊天太投入分散精神等情況,看上去都不是大事,但往往是嚴重交通事故的隱患。

    社會管理成本——

    納稅人為陋習買單

    市交警支隊支隊長趙中國介紹,近年來,交警部門逐步加強路面的管理,這其中有現場執法,也就是市民常見的交警現場查車;也有非現場執法,包括交警使用DV抓拍違法行為,使用數碼相機來抓拍,以及路口的電子眼抓拍。我市還在七區169所學校周邊建立了電子眼抓拍,不少學校還有超速抓拍系統。

    為了整治習慣性的交通違法,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為交警部門強化了科技的力量。目前,交警部門正逐步用高清探頭來替代現有的標清探頭,這種探頭的清晰度是原來探頭的兩倍,即便是光線不好,仍然能看清車內的駕駛人情況。

    據了解,電子眼成本不菲,政府為此投入巨大。

    “為了更好地規范司機的駕駛行為,電子眼抓拍的違法行為已經占到了75%,今后的這個比重還將增加。”趙中國表示,目前,交通違法行為已經全國聯網,即便是在全省高速路上的交通違法行為,在青島市區也能處理。

    市南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丁朋軍說,90%的交通違法者被交警攔截時,都會先說“你不應該罰我款,我是第一次”,好多駕駛員都認為第一次違法就不該罰,因為不知者不怪。可300多種交通違法行為,如果只通過交警來每個人每種行為處罰一次,那得付出多大的社會成本,才能讓大家都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

    丁朋軍認為,目前安全法教育完全由交警來承擔,交警過多地承擔了社會責任。交警只有通過處罰每一起違法行為,來教育當事者及其身邊的人。現在教育手段缺失,處罰手段被當成了杜絕交通肇事的第一道防線。(記者 劉振興)

    違法者的常見心態

    ●“我違法,因為我有急事”●“我違法,因為沒見警察”●“輕微違法,不算違法”

    交警李涌剛參加工作時,經常在執勤時被違法車主逗樂了。

    一天,晚交通高峰時間,一車占用對向車道行駛。他上前執法時,車主理直氣壯地說:“我著急去吃飯,趕時間,朋友等我呢,我得早去早開席。”

    現在李涌對這些理由早習慣了。

    李涌說,80%—90%的違法者都理直氣壯地說明違法理由,認為自己違法有理,或是情非得已,不該處罰。基本全是因為“著急”:著急上班、著急接孩子、著急開會、著急吃飯等等。尤其是一些女駕駛員,常常認為著急接孩子是正當理由,不該被處罰。

    “好多駕車人心里有安全違法時段。”趙中國說,現在有“尊警不遵章”的現象,駕車人,尤其是每天在路面上行駛的營運車輛的駕駛者對路況及管理措施非常熟悉,哪個路口哪個時段有交警、哪個路口有電子交警都了如指掌。交警部門設電子交警并不是為了處罰違章,而是預防違章,因而對電子交警的具體設備地點,都公布于眾。這也導致一些駕駛員在行駛至無交警及電子交警路段時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其心里有了安全違法時段、安全違法路段。

    “一些市民覺得輕微違法不算違法,沒造成交通事故也都不算違法。”市北交警大隊民警王友科分析,法律意識在一些駕車人心中特別淡薄,只有有人看著、有被處罰的風險時,駕駛員才知道應該守法,否則法律法規對于他們都形同虛設,其實遵守法律應該是市民行為的準繩,勿以惡小而為之。

    七大“開車陋習” 1.開車遇到路堵不排隊,隨意插隊; 2.不按規定車道行駛、壓線行駛; 3.隨意變更車道,不開轉向燈; 4.行駛速度緩慢且不靠右行駛,甚至占用兩排車道行駛; 5.在交通主干道隨意停放車輛; 6.路口擁堵時強行進入路口; 7.發生輕微交通事故,不按規定撤離現場,造成路堵。    

    ●一車想快,堵了全路

    2月21日上午7時30分,王先生駕車送兒子到位于興隆一路的幼兒園。7點40分,駛入興隆一路,發現幼兒園門前的小路上車滿為患。眼看已過幼兒園早飯時間,前面的車隊卻還以龜速挪移,王先生急得心里直冒火。這時,他突然發現對面車道空了出來,“我當時連考慮也沒考慮,一打方向盤,想借逆向車道超車。”

    本以為自己能比別人快一步,誰知對面馬上就駛來了車輛,和自己的車對上了頭。王先生想把車退回原車道,后方車輛早已將空缺補上了,他隨即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我的緣故,對向車道很快就壓起了長龍,周圍司機的抱怨聲和白眼齊刷刷地向我擲來,搞得我十分狼狽。”大概僵持了10分鐘后,一面包車司機終于給王先生讓了個空,王先生才得以重歸正常車道,“其實我當時所處的位置距離幼兒園只有500米了,要不搶那一步,早到了。” 劉振興

    ●兩車刮擦,兩路受堵

    市南交警大隊事故科副科長蘆杰:

    1月初的一天下午,在延安路與聚仙路路口上東西快速路輔道方向,一轎車和一商務車同向行駛時因爭道搶行發生了刮擦,轎車左后視鏡被蹭掉,商務車的車門被蹭掉了一塊漆,兩車隨即亮起了應急燈停在了路上。此時延安路此段車流量非常大,由于兩車占據了兩排車道,使得只有三排車道的延安路此段瞬間堵成了一團,受堵車隊很快就排隊到了延安二路附近。

    即使如此,事故雙方還是爭執不下。直到交警趕到現場后,責令雙方駕駛員將車輛駛離現場。至此,所有途經此路的司機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喇叭聲響成了一片。(劉振興)

-

相關鏈接

上一篇:青島柴米貴市民傷不起 一頓普通晚飯花43元(圖)
下一篇:青島婚宴冷菜冷飯臨時熱 海參鮑魚成本不足10元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贵州省| 尼玛县| 新密市| 儋州市| 巴中市| 云安县| 会东县| 开阳县| 义马市| 安义县| 旌德县| 呼伦贝尔市| 嘉荫县| 阜平县| 华坪县| 宝鸡市| 海南省| 池州市| 门源| 灵寿县| 前郭尔| 黑龙江省| 湾仔区| 无棣县| 高淳县| 新和县| 陆河县| 德州市| 商南县| 铜梁县| 漠河县| 贡觉县| 白山市| 孟村| 潮安县| 二连浩特市| 天水市| 湘潭市| 洮南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