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2.5監測點昨起開始布控,第一個新增監測點昨日安裝完畢,接下來還將安裝12處,預計到本月底13處新增點將全部安裝完畢,均勻分布在市內七區范圍內。經過設備調試和人員培訓后,下半年我市將開始全面監測PM2.5數據。 監測儀器美國進口 昨日上午10時記者跟隨市環保局監測站工作人員來到八大峽小學,只見在靠近南邊的一棟三層教學樓樓頂露臺上安裝著各種監測儀器。“這是環保局在西部設立的青島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子站,但設立之初僅僅將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顆粒納入到監測系統中,此次我們將在該子站安裝PM2.5監測設備,這樣能更加全面地反映這一帶的空氣質量。”工作人員介紹說。來到露臺后記者看到監測子站不大,是一間約六七平方米的小屋,屋內是各種監測儀器,屋頂是像煙囪一樣的空氣采樣頭。工作人員爬上小屋屋頂,將PM2.5監測設備的采樣儀器取出開始安裝固定,儀器似煙囪狀,金屬桿。采樣儀器安裝好后,在子站室內工作人員接著安裝監測主機,然后開始調試。 PM2.5是如何實施監測的呢?原來,監測儀的采樣儀器頂部有一個進氣口,下方有一個玻璃瓶子。工作人員介紹,空氣從進氣口進入,不符合條件的空氣會被擋住,稍大的顆粒被留在玻璃瓶中,符合條件的空氣被導入下面的監測儀器,得出數據傳往市監測中心站。“采樣口收集到的空氣,通過長約2.2米的管道進入,采樣管可以自動加熱、除濕,以確保符合條件的空氣進入。新增設備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安裝人員說。 13處新增點均勻分布七區 我市現有兩個點可以監測PM2.5,分別是位于嶗山區的灰霾監測站和市南區東部的一個大氣監測子站。灰霾監測站分為六大功能區,分別是大氣灰霾知識及站點宣傳走廊、站點配電區、大氣灰霾數據分析及辦公區、監測儀器存放區、儀器泵組和標準氣體隔間、監測儀器采樣區。PM2.5監測儀器屬于顆粒物監測儀。“子站每小時都會自動傳輸數據到嶗山區的灰霾監測站,生成相關數據和報表,以便于監測人員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工作人員說。 環保監測人員和南京一所大學的科研人員曾對我市的PM2.5做過研究。研究顯示,我市PM2.5的主要污染源包括機動車尾氣、揚塵、工業燃燒物等,而其中機動車尾氣污染占20%以上,是首要的污染物。只有得到我市PM2.5的真實現狀,才能采取很好的防治辦法。“八大峽小學是第一站,接下來還有12處新增點,均勻分布在七區范圍,這些監測點都是國家環保局通過衛星定位確定的,主要是依據市域面積來劃分,均勻分布。”工作人員說,這些監測點分布在青島鋼廠宿舍附近、青島師范學校、鞍山二路、嶗山水庫、沙子口區域等,此外黃島區有兩個、城陽區有一個。(記者 孫靜芳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