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公安部禁毒局局長、“105”案件專案組組長劉躍進,追溯案件偵辦過程,解密一代“金三角教父”糯康的覆滅之路。 ????2007年10月27日,時稱“世界第一毒梟”的坤沙,在緬甸仰光的家中死去。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坤沙一直控制著“金三角”的毒品制造與流通。在他龐大的毒品帝國里,一個濃眉、卷發的緬甸籍年輕人在默默尋找著崛起的機會。 ????這個年輕人,便是糯康。坤沙或許不曾想到,他死后不久,這個沉默的手下便一躍而起,迅速爬上“金三角教父”的血腥寶座。 ????2012年5月10日,中國北京。身穿囚服的糯康在8名中國特警的押解下,緩緩走下飛機舷梯。在所有“105”案件專案組成員代表的見證下,他拿起筆,在逮捕證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警方證據顯示,2011年震驚國際社會的湄公河“105”慘案,以及其他近30起針對中國船只和公民的持槍搶劫、殺人案件,都與糯康犯罪集團有直接關系。 ????這一天,距2011年13名中國籍船員在湄公河上慘遭殺害已200多天,也是糯康“毒梟”人生的終結。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審判和裁決。在押解糯康的專機上,人民公安報記者專訪中國公安部禁毒局局長、“105”案件專案組組長劉躍進,追溯案件偵辦過程,解密一代“金三角教父”糯康的覆滅之路。 ????中老警方聯手布網狡猾毒梟一上岸便被抓獲 ????4月25日,老撾波喬省敦棚縣孟莫碼頭。來自對岸緬甸的一只小船,悄悄地橫渡湄公河,停靠在角落。 ????“不許動!”“站住!” ????船上的3人剛一上岸,多位持槍的老撾警察就突然從周邊現身。3人拔腿就跑,邊跑邊掏槍射擊。槍聲響起,更多的警察從四面八方而來。最終,3人束手就擒。 ????這3人,正是糯康及兩名手下。被抓時,他們身上還帶著武器和彈藥。 ????“糯康落網!”捷報,第一時間傳給了坐鎮指揮部的劉躍進。劉躍進長長舒了一口氣,這口氣已經憋了半年多。 ????“105”案件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盡快查明案情,緝拿兇手,給遇難者家屬一個負責任的交代,切實保護我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公安部迅速成立聯合專案組。從去年10月底開始,劉躍進等200多位專案組成員一直堅守在一線。回想這半年多的偵破工作,劉躍進用“艱苦卓絕”來概括。為了這場決戰,他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戰場”全在國外與對手搶奪每一分鐘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斗。 ????“‘105’案件發生在境外,尤其是發生在‘金三角’這樣敏感的地區;而遇害者全是中國人,且都是在被劫持的中國船只上遇害的。”這意味著,專案組一切取證工作、情報工作、偵查工作,都要在國外進行。在國內辦這樣的案子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呢? ????為此,專案組盡全力把工作觸角伸到國外,再將信息及時回饋到位于云南的前線指揮部。在案發后不到1個月的時間,專案組的第一只“觸角”已經伸到了老撾萬象,又派出數個工作組深入泰國、緬甸開展工作。 ????盡管各自奔波在陌生的國度,但專案組仍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他們一到達便與當地的警方、軍方取得聯系,在不斷的合作、溝通、協調中,案件進展神速。 ????“我們和中國警方對合作抓獲糯康早有計劃,合作卓有成效。”在5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老撾公安部黨委常委、警察總局局長西沙瓦說。 ????緊密無間的合作背后,是專案組民警們忘我的奉獻和犧牲。半年中,專案組民警們已經忘記了周末或節假日的概念,全身心投入案子里。劉躍進半年中即使親人去世也沒能回北京一次,忙起來連續七八天顧不上洗漱,睡覺也成了插空才能做的事情。 ????“隨時報告、隨時研究、隨時答復、隨時指示”,是劉躍進給專案組立的規矩。“哪怕稍微耽誤幾分鐘,就可能貽誤戰機。如果錯過了機會,情報的價值也就失去了。必須和對手搶奪每一分鐘!要第一時間給境外的同志最明確的指示和答復。” ????隨著偵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將目標指向了糯康武裝販毒集團。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對手? ????對手狡猾而兇殘抓捕工作遭遇瓶頸 ????這是一個十分狡猾的對手。“糯康曾向緬甸政府軍投降,被整編為民團,但他一回村寨就是老百姓,一上船就是悍匪。”專案組的民警介紹。 ????殺人、販毒、綁架、勒索,糯康在“金三角”安然地度過了16年。與坤沙及之前的一些毒梟相比,他似乎更諳熟于“統治”之道。 ????比如,為了在“金三角”盤踞更加穩固,糯康使出了許多手段:他會從制販毒品和搶劫勒索獲得的財物中,拿出一部分賄賂當地政府官員;會給村民們一些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在沿岸不少村寨養著情人,同時也是他的“線人”;他甚至“熱心”地幫一些村寨修橋修路。 ????用金錢和武器,糯康“擺平”了他販毒道路上的諸多阻礙,這也使他比之前的毒梟更難對付。“這就是為什么大大小小那么多次圍剿,糯康總能提前得知,而且一些當地人還為他打掩護。”劉躍進說。 ????這也是一個極其兇殘的對手。他很少與人爭吵,喜歡悄悄地接近讓他感到不悅的人,然后殺掉。曾有兩位村民當眾頂撞糯康,糯康卻不發火。可沒幾天,這兩個村民的尸體就出現在茂密的雨林里。 ????2011年12月,中老緬泰四國啟動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這令糯康十分忌恨。他專門研制了手機遙控炸彈,制造數起爆炸事件,并試圖襲擊船隊,所幸未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這個狡猾又兇殘的對手,令專案組一度感到無計可施,“明知道他在靠近緬甸的那一帶活動,可就是很難抓到。” ????劉躍進坦言,有2個多月的時間,專案組陷入了瓶頸。“每往前走一步都非常困難,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亮光,哪怕是最遙遠的一丁點都看不到。” ????這是最考驗人的意志、品質和信念的時刻。“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上,看不到岸、看不到光,但只要我們的方向沒錯,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到達彼岸。”那段日子里,劉躍進總是這樣鼓勵著大家,也鼓勵著自己。 ????更多“亮光”開始閃現把糯康“逼”到老撾 ????道魔相長。專案組不斷調整策略,隨時研判、隨時決策部署。同時,中方迅速向老緬泰三國分別派出警務工作組,繼續加強執法合作。四國執法部門還建立了24小時重要情報信息交流熱線。 ????更多的“亮光”開始閃現。不久前,糯康集團的二號人物傘康、三號人物依萊在圍捕中相繼落網。根據他們的交代,專案組掌握了更多犯罪證據和重要情報。 ????“我們吸取了教訓,嚴格保密,把知密范圍控制在很少人之間,不到最后一刻,不向一線抓捕人員下達具體命令。”劉躍進說。 ????與泰國和緬甸相比,糯康在老撾的勢力相對薄弱,這也是他很少在老撾藏身的原因。“105”案后,糯康懼怕風險,更甚少露面老撾。 ????“要想辦法把糯康‘逼’到老撾!”拿住糯康的軟肋,要讓糯康藏身的空間越來越小,使其迫于壓力走出大本營,進入老撾境內。而在那里等待著的,是中老警方早已布下的天羅地網。 ????果然,4月25日,糯康落網。截至目前,已經有30多名集團成員主動投降。 ????然而,對于糯康及其身后的“毒禍”,劉躍進看得更深、想得更遠。籠罩“金三角”的巨大“毒”影,才是導致該地區不穩定的根本因素。多種違法犯罪,正是因毒品而引發。 ????毒梟是標,毒品是本。“根本還是要摘‘毒’瘤,鏟除糯康存在的社會土壤。”劉躍進加重了語氣。中國警方將進一步加大與老緬泰三國的執法合作力度,共同打擊犯罪,以實實在在的行動,保護沿岸各國人民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