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家電節能補貼啟動 補貼金額遠超首次
繼“以舊換新”、“家電下鄉”和“節能惠民”三大刺激性政策之后,國內家電產業再度迎來又一重大利好。在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這也就意味著,島城消費者未來購買節能家電的時候,將能享受到由國家補貼所帶來
補貼范圍“一變五”
對于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其實業界早已有相關傳聞,“現在家電產業下滑得這么厲害,國家勢必要出臺系列政策來刺激家電消費,規模和力度才是此前外界一直猜測的焦點。”島城某家電生產廠家下屬銷售公司市場部總監杜先生對記者表示,從今年二三月份,就有傳言稱年內將啟動新一輪家電消費刺激政策。而最新消息顯示,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跟上一次家電節能補貼相比,第二輪家電節能補貼的規模更大了。”據杜先生介紹,上一輪家電節能補貼的主要范圍只局限于空調,而且只針對定頻空調,變頻空調就不在節能補貼范圍之內。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所傳出的信息顯示,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包括了空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共五大類家庭常用家電,而補貼額度也遠超第一次。
杜先生所在企業也屬于第一輪家電節能補貼的中標單位,據杜先生介紹,與“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不同的是,家電節能補貼并不是直接發放給消費者,或能夠讓消費者親身體會到,而是政府補貼企業,鼓勵生產銷售節能型產品的一種惠民方式。“因為生產工藝、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節能型產品的成本必然要比非節能型產品大,節能補貼正是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鼓勵家電生產廠家多生產和銷售節能型產品。”杜先生舉例說,他們公司旗下的一款定速空調,一臺的實際成本是2600元,加上其他營銷費用,市場預售價是3200元,但因為這款定速空調達到了國標一級能效標準,被列入了第一批家電節能補貼名單,由國家直接補貼企業每臺300元,所以投放市場的實際價格則是2900元。
節能標準“難上難”
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彩電銷售額為1709億元,洗衣機568億元,空調1197億元,冰箱876億元,儲水式電熱水器194億元。因此,新的節能補貼政策將涉及近5000億元的產值,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之上,265億元的財政補貼就多少有些 “僧多粥少”的味道。
“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的節能標準肯定要比上一次更好,這樣才能控制入選的企業和產品,保證財政補貼的有效使用。”市商務局相關人士表示,國家實施家電節能補貼一方面是讓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享受實惠,更重要的則是倡導節能環保,實現國民經濟低碳發展。因此在第一輪家電節能補貼的基礎之上,第二輪節能補貼的標準必然要有所提高。首先是空調,第一輪節能補貼完全針對定頻空調,而第二輪節能補貼很有可能將補貼對象從定頻轉向變頻;其次平板電視,目前實行三級能效分類,新政只針對達到一級能效的平板電視進行補貼;而冰箱和洗衣機,目前的能效水平已經很高,其中80%的冰箱都達到了最高的一級能效標準,因此新政必然將提出更高的節能標準,控制享受政府補貼的冰箱和洗衣機的數量。而青島作為國內的家電生產基地,海信、海爾等多家家電企業在節能技術上都具有較強的產業優勢,必然在新一輪節能補貼當中搶得先機。
據悉,在第一輪家電節能補貼結束之后,北京單獨執行過一段時間的“節能惠民”,具體補貼額度為,一級能效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每臺補貼300元,二級電視機、空調每臺補貼100元,配有節能顯示器的電腦每臺補貼200元。“新政補貼額度應該跟北京的節能惠民有些關聯。”上述人士表示。
市場效果拭目以待
在昨日采訪的多名家電廠商中,大部分廠商對新政都表示強烈歡迎。“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家電銷售就一直走下坡路,雖然各種因素都有,但缺少國家刺激性政策是最重要的原因。”康佳電視青島廠家代表王經理對記者表示,平板電視列入新的節能補貼范圍,肯定會大大促進平板電視今后的銷售量,但他同時表示,按照目前市場上的價格規律,節能型產品往往比同類非節能型產品貴出不少,而在新的節能補貼標準之下,享受節能補貼的家電產品勢必是一些高端的精品機型,“即便是政府給幾百元的補貼,這些機型可能還是要比同類產品貴上一兩千塊錢。”王經理表示,在這樣的前提下,新政的具體市場效果還是個未知數。
而在市民孫先生的眼中,真正的購物實惠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國家出臺新一輪的‘以舊換新’。”孫先生對記者說。 (記者 官華晨)
專家
有望拉動消費約5000億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經測算,國務院常務會議16日研究確定的促進節能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有望拉動國內消費約5000億元。在當前出口和內需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國家及時微調有關政策措施,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速和節能減排。
在談到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安排財政補貼的舉措時,王軍說,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一攬子補貼措施有助于使綠色家電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穩定家電行業生產下滑的勢頭,有望使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前低后高、穩中求進的態勢。
王軍認為在相關體制機制改革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采取短期財政補貼舉措擴大內需是十分必要的。他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政策措施,擴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
2009年6月,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沖擊,實現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組織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用數百億財政資金,拉動節能汽車和家電消費數千億元,實現了國家、企業、消費者三者的共贏。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