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棗莊5月17日訊(記者 姜洋)如何讓“死土地”變身使農民發家致富的“活資本”?今天,“科學發展新山東——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了棗莊市桑村鎮,探訪桑村鎮土地合作社變土地為搖錢樹的秘訣。據桑村鎮負責人介紹說,這還得依靠實施“合作社+公司(外商)+基地+農戶”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
????桑村鎮地處棗莊市山亭區西部,為山東省中心鎮,總面積78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是國家
????取得這么多成就,離不開近幾年桑村鎮實施的“合作社+公司(外商)+基地+農戶”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目前,鎮上已經發展土地合作社10家,其中省級重點示范社1家、市級試點社2家,入社土地1.2萬畝。
????據桑村鎮農經站站長馬洪偉介紹,桑村鎮實施“三四五”的改革方式。“三”是指“三位一體”改革模式,發放《農村土地使用產權證》、成立農村土地使用產權交易服務所、發展農村土地合作社。“四”是四項保障機制:“利益分配保障”讓入社農民每畝可領取900元不等的保底金,每戶還可保留1個勞動力在合作社就業,年底可獲得合作社收益分紅,“風險防范保障”指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為合作社提供明確的農產品種植定單,并進行保護價回收,并在土地盈利后,提取20%公積金和公益金作為發展基金,盈余部分進行收益分紅,“矛盾調處保障”針對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土地糾紛,切實維護農民的利益,“黨建保障”在土地合作社全部建立了黨組織,提供組織保障。“五”是五項扶持措施,貸、貼、保、扶、獎讓農民的生活更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