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青島頭條 > 正文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法華經金繪銀書(組圖)

來源:青島早報-- 2012-05-18 06:44:16 字號:TT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盤點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

  即墨市博物館

  《妙法蓮華經》:金繪銀書

  即墨市博物館館藏的《妙法蓮華經》成書于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與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同年,是最早用金銀寫成的經書之一,經書共七卷二十八品,即墨市博物館收藏六卷,即第一、二、三、四、五、七卷;膠州市博物館收藏第六卷,國家一級文物,是即墨

市博物館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妙法蓮華經》又叫《法華經》,是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由佛祖釋迦牟尼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說經整理而成,是佛教精華著作之一,歷代版本存世很多。作為佛教經典之一,《妙法蓮華經》被人們歷代傳抄不窮,但是即墨市博物館的《妙法蓮華經》卻有特別之處,首先,抄寫這部經卷采用的紙張,是我們當今能夠看到的最早和最好的書寫用紙——宋代精制的磁青紙。這種紙防蟲、防潮、不褪色,富麗典雅,精致之極。其次,作為最早用金銀寫成的經書,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經文皆為楷體,渾厚莊重,呈顏柳風格,為宋代書法精品,經卷以金繪佛像、銀書經文,且經名及菩薩、如來、世尊諸佛等名亦皆用金書寫。

  經書第七卷卷尾有銀書 “慶歷四年太歲甲申十二月戊子朔五日壬辰弟子何子芝造此經一部謹記”的題記,后又有金書 “大明洪熙元年孟秋吉旦善人葛福誠重修補造畢”題記,即這部經書最早是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四川果州西充縣抱戴里何子芝一家為供養其亡母楊氏而修造的,整部經書七卷包首均用黃色及淡青色云紋綾,接下就是金色樗蒲紋印花絹,并全部用白細麻紙裱背。這部《法華經》集合了當時宋朝幾乎是最優秀的各項工藝,不僅從裝訂、紙張、文字,以及它所展現出來的美術價值、書法價值、宗教價值,都體現了相當高的水準,是絕對頂級的精裝版手抄本佛經。

  漢代金印:留下歷史謎團

  即墨市博物館還館藏有一方古舊的金質龜鈕正方形刻印,一般人讀這方金印刻字會讀成“諸侯國印”,但實際上是“諸國侯印”,印長2.5厘米,寬2.5厘米,高2.1厘米,重96克。金印呈龜型紐,扁正方體。印面鑿刻白文篆書,陰文篆書“諸國侯印”,四字端正清晰可辨,布局嚴謹。龜紐背部隆起,龜首向前探出,四肢外伸呈站立狀,龜尾內收,印文與形制帶有明顯的漢代風格,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即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據介紹,這方漢印1979年秋出土于漢代皋虞縣故地(今王村鎮)的小橋村附近。按說,被分封的諸侯都有這樣的金印,是一方諸侯權力的象征,而一般諸侯封地都會見諸于史書,因為分封諸侯這種嚴肅的事情一定會有詳細的記載,但是這枚金印卻讓眾多的文物專家百思不得其解,即墨的地方史料及《山東古國考》中,都沒有此次分封的明確記載,僅在《山東古國考》中記載,商周時期有擬姓“諸國”,但此印到底是擬姓“諸國”的侯國印璽還是別的諸侯的侯印卻一直沒有考證出來,給歷史研究者留下了一道謎題。

  萊西市博物館

  機關木偶之祖:

  大木偶

  在萊西,對戲曲文化產生較大而直接影響的當推木偶藝術。近世萊西的木偶藝術異常發達,堪稱木偶藝術之鄉,特別是萊西乃中國木偶藝術的發源地,木偶藝術之祖就在萊西。1978年,萊西岱墅西漢木槨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和一批小木偶,其中大木偶可立、可坐、可跪、可臥,至今仍屬考古發掘所僅見,被視為機關木偶之祖,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萊西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據萊西市博物館館長柳香奎介紹,這件大木偶是岱墅西漢木槨墓二號墓的隨葬品,同出的還有十三具小型木傭、四只鐵形虎鎮和一根長11.5厘米、直徑0.7厘米的銀條。大木偶高193厘米,共由13塊木制部件構成,各個結合部位均采用卯隼法連接,立、坐、跪、臥自如,腹部橫木上和兩條大腿根處還鉆有許多小孔,頭部雕刻刀法明快,口眼鼻耳清晰,整體上身軀偉岸,神態威嚴。岱墅木偶在當時的主要作用或許僅限于“喪家樂”但卻開了木偶表演藝術的先河,后世大為發達的各類木偶戲應該就是沿襲岱墅木偶的路子發展下來的。

  此外,萊西市博物館館藏的商代青銅鉞,形體碩大,為諸侯或軍事首領權杖的象征,一向被視為青銅重器,出土數量極少,尤為珍貴,有著重要的歷史與文物考古價值。

  膠州市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的陶鬶

  膠州市博物館除館藏有泥金銀《妙法蓮華經》第六卷外,還有一件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環狀獸形鬶和一幅明朝周天球行書軸,堪稱鎮館之寶。

  據膠州市博物館館長王磊介紹,這件環狀獸形鬶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制飲器,有流、鋬和三個空心足,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三里河遺址出土,通高10厘米。陶體呈紅褐色,正前飾有“龜縮”狀小獸首,獸首之上是口流,用夸張的手法將尾梢向前卷,與口流連接形成提梁,尾下部塑有象征雄性的生殖器。

  此外,膠州市博物館還有一幅明朝周天球行書軸,行書軸縱409厘米,橫116厘米,內容是一首七言詩,左下邊有自題“周天球”款,再下是兩方朱文印章,一為“六之居士”,一是“周氏公瑕”。據王館長介紹,周天球是明朝中后期一位著名書畫家,又號六之居士,長州人(今江蘇省蘇州市),明正德九年(1514年)生,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卒。他在少年時期曾跟隨文征明學習書畫,繪畫最擅長蘭花,間作其它花卉,也很出色。書法工大小篆、隸、行、楷,在晚年能自得蹊徑,其書法以行書成就最高,傳世作品大多為行書。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德令哈市| 景宁| 平原县| 进贤县| 德钦县| 永靖县| 延庆县| 同仁县| 天祝| 安平县| 苍南县| 金山区| 达拉特旗| 游戏| 靖州| 鹤山市| 宣威市| 宜昌市| 东山县| 宣武区| 遵义县| 连江县| 卢龙县| 宣汉县| 金门县| 长白| 杨浦区| 岳阳市| 姚安县| 游戏| 石屏县| 蓝山县| 东乡县| 库车县| 舟曲县| 潮州市| 重庆市| 朝阳区| 苏尼特右旗|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