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在成功完成5000米載人潛水器試驗后,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試驗母船——“向陽紅09”將從青島團島解纜起航赴江蘇省江陰市搭載“蛟龍號”深潛器。6月3日,一切準備就緒的“向陽紅09”將駛向太平洋西部、全球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開拔之際,記者登上“向陽紅09”,與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中國海監北海總隊總隊長劉心成,“向陽紅09”船長陳存本,潛航員付文韜面對面,就此次7000米級深潛海試的籌備情況及特點、困難與壓力以及應對新挑戰勝算幾何等讀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采訪。
????今天,記者將隨“向陽紅09”趕赴江陰,見證并記錄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試驗起航精彩而動人的時刻。
????對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試驗,本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兩個月內已試驗下潛了26次,“蛟龍號”潛航員付文韜: “挑戰7000米我準備好了”
????去年成功完成了載人潛水器5000米級海試的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潛航員唐嘉陵、付文韜,這次又將擔起挑戰7000米級海試的重任。日前,記者在母船“向陽紅09”上見到了整裝待發的付文韜,這個英挺的80后帥小伙,語氣沉穩中透著一份自信:“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面臨一次新的挑戰
????從今年3月份開始,付文韜就和唐嘉陵一起奔赴無錫試驗水池,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已連續試驗下潛了26次,以不斷調整“蛟龍號”的綜合性能及自己的身體、技能狀態。
????據介紹,在5000米的海水中,“蛟龍號”每平方米要承受500噸的壓力;到了7000米,每平方米則要承壓700噸,因此這次海試對“蛟龍號”各項技術要求都提出了新的挑戰。不過,付文韜對此倒沒有太大壓力,“其實,潛水器當初就是按照7000米深度進行設計的,上次深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它的作用,這次我們就是挑戰它的極限能力。”
????當然,一同接受挑戰的還有潛航員的體力。付文韜自述,上次作為 “蛟龍號”主駕駛之一,他最長在艙內待了9個小時,而這次深度增加,他們的操作時間將變長,工作強度也將增大,“潛水器在海中每小時航行2000米,來回在路上就需大約7個小時,再加上機械手布放1個多小時,海底作業將達三四個小時,人至少在艙內要待十個小時以上。”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工作強度下,海底作業對潛航員的精密操作要求也非常高,“遇到海參、礦產等,就要操縱機械手進行布放和標本采集,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導致標本毀壞或者逃脫,把握這個準確度就要靠我們平時訓練出來的感覺了。”據記者了解,付文韜和唐嘉陵的“感覺”都相當準。
????5000米深潛積攢了經驗
????付文韜表示,上次參與5000米深潛后,他們總結了不少寶貴的經驗。比如,下潛到5000米深之前,為應對漆黑一片的海底他們設計了燈光,但下去后發現實地情況與想象中的不太一樣,有時太強的燈光反而不容易看清海底狀況。這一次,“蛟龍號”全身配備的17盞 LED、HID、HMI及石英鹵素燈,都進行了精細的調整,會更加利于海底作業。據了解,有了這些燈的配置,潛航員在海底可看清15米遠的地方。
????另外,上次深潛前,潛航員們曾被“關”進小黑屋,為預防幽閉恐懼癥而進行特訓,這次他們已完全能適應7000米來回密閉航行的工作環境了。“‘蛟龍號’的內徑只有2.1米,三個工作人員待在里面幾乎連轉身都困難,不過對我們來說已不是問題。”付文韜對于工作的艱苦,頗為輕描淡寫。
????獲“五四”獎章備受鼓舞
????2006年,經過嚴格選拔和艱苦訓練,付文韜成為我國首批自行培養的潛航員。由于去年成功參與了5000米級海試任務,今年他光榮地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對此,付文韜非常自豪。他說,在全體獲獎者中,只有航天和深潛兩個系統有兩名獲獎者 (另外一名獲獎的潛航員是葉聰),“別的專業系統能有一人得獎就非常不容易了,這表明了國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
????正因為如此,面對深潛的艱巨和艱苦,年輕的付文韜沒有退縮,只有不斷挑戰的勇氣和自信。
????“向陽紅09”船長陳存本解密: 三大先進設備為海試護航
????“向陽紅09”出發前夕,船長陳存本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解密了“向陽紅09”的三大制勝“法寶”。
????三大設備全部換新顏
????陳存本帶領記者走上甲板,指著置放于船尾的一架巨大的帶有軌道的A型架說,就是這臺水面支持系統,負責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布放及回收。“上次5000米海試成功后,我們回航又對主吊纜進行了更新。”據了解,“蛟龍號”重達25噸,而這次更新的主吊纜已成功完成了40多噸的吊重試驗。
????“向陽紅09”上還配有一套超短基線、長基線定位設備,它借助聲波技術,將在深潛過程中隨時對“蛟龍號”進行跟蹤定位。陳存本介紹說,上次5000米海試時,發現船上的超短基線設備定位還有一定的誤差,這次他們已將設備中的四個換能器全部更新換代,將極大地提高定位準確性。此外,5000米海試時沒有配備的長基線定位設備,這次也成為船上的“新寵”。
????據了解,水下目標定位跟蹤的主要手段仍依賴于幾何原理的水聲學定位方法。依據測量基線的長度分類,有超短基線、短基線和長基線方式。一般而言,長基線方式較超短基線和短基線方式定位精度更高,作用范圍更大。為完成此次深潛科考任務,“向陽紅09”船還在后甲板新裝了L架及 8000米海洋地質角車等新裝置。
????那么,在深潛過程中,潛航員如何與母船保持聯系呢?陳存本透露,船上有一套先進的聲學通訊設備,“蛟龍號”即使在海底時,也能順暢地與母船進行通話或傳遞視頻。
????返航后將在奧帆中心與市民見面 5月28日出發,7月中旬回到青島,此次“向陽紅 09”的航行計劃將持續 50多天。陳存本透露,“向陽紅09”離開青島后先去江陰,6月3日離開江陰向馬里亞納海溝南部進發,大約6月10日抵達試驗區,然后將進行為期20天左右的海試。
????這個航次所需的320噸飲用淡水、864噸燃油以及滿足96名隊員生活需要的蔬菜、糧油等都已全部備齊裝船。“在船上那么多天不靠港,大家能吃到新鮮蔬菜嗎?”面對記者的疑慮,陳存本頗有些驕傲地表示,船上的炊事員為這事特別費心,根據經驗,他們會把新鮮蔬菜用報紙包好立著放置,隔一兩天就去儲備庫里給菜倒一次位置,“我們能吃上20多天的新鮮菜呢。”
????據介紹,“向陽紅09”完成此次7000米海試任務后,將把“蛟龍號”帶回青島并停靠在奧帆中心,向市民開放一周。(記者 王娉)
????載人深潛由5000米到7000米 困難與挑戰或成幾何次方增長
????——訪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中國海監北海總隊總隊長劉心成 7000米深潛的四大考驗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中國海監北海總隊總隊長劉心成告訴記者,5000米載人深潛已是極端環境的考驗了,而7000米的深度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載人深潛器到達,因此無經驗可借鑒,只能靠自行研究設計來做好這個方案。
????根據5000米試驗所獲取的經驗來看,7000米深潛試驗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挑戰:一是深度的增加對設備考驗更加嚴峻。因為深度增加,深潛器所處的環境溫度將更低,由于都是液壓設備,低溫可能輕則導致設備不靈活,重則導致其不動作;二是深度增加2000米,意味著多增加了200個大氣壓,這對設備密封性是個巨大考驗;三是深潛員心理素質面臨考驗。隨著深度增加,部分儀器有可能不正常工作從而報警。每出現一次報警信號對深潛員的心理都會有著一定的影響,如果頻繁地出現,就會給深潛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其正常的操作;四是指揮決策的考驗。母船與深潛器的配合,必須保證各個流程、各個節點準確到位,這對團隊協作提出更高要求,不能有半點的失誤。
????制定百余個應急預案
????劉心成說,此次7000米深潛,保障、協調準備工作將面臨更苛刻的考驗。為更好地應對海上突發情況,北海分局先后制定了101個應急預案。除此外,還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一是船舶修理。今年2月,“向陽紅09”進廠完成了108項修理工程。經過修后航行試驗,特別是南海17天的航行,證明該船一切已經符合試驗標準;二是制定了完備的航行計劃。從青島到江陰,再由江陰出長江,通過第一島鏈,最終到達馬里亞納海溝,然后返回祖國,整個航程約6000海里,將歷時50多天。航程遠,時間長,為應對沿途可能出現的臺風、危急病情、海盜、消防以及可能出現的海空情,北海分局特地制定了10種應對預案。另外,本次載人深潛試驗共有46人隨船出海,所有人員都通過了政審、體檢、出境防疫接種,大家職責明確,只等一聲令下即可開拔。(隋峻)
????“向陽紅09”
????“向陽紅09”是國家海洋局所屬的三艘功勛海洋調查船之一,這艘4500噸級的遠洋科學考察船自編入“向陽紅”序列建制的三十年中,數十次完成了中國中近海重大海洋調查任務,同時先后完成了“全球大氣試驗調查”“中美東海聯合調查”“中日合作黑潮調查”“中法長江口沉積調查”等重大國際合作調查,并先后出訪過日本、韓國、俄羅斯、朝鮮和美國。2006年6月20日,國家海洋局正式批復同意 “向陽紅09”作為載人潛水器試驗母船并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