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批準,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港口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臨港經濟與高峰論壇(第二屆)” 于2012年5月中旬在山東省青島市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在第一屆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屆論壇以“轉變、突破、增長”為主題,從事港口運輸、航運物流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專家、學者,港口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制造和商貿企業港口部門、港口物流相關媒體的各界人士六百余人出席了大會。
本次高峰論壇
圍繞著港口與臨港經濟的發展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探討了國際產業轉移、全球貿易趨勢與宏觀經濟、全球交通運輸業的趨勢發展對港口及臨港經濟的影響;解讀了“十二五”規劃對臨港經濟的機遇和挑戰;討論了港口及臨港經濟區持續成長的關鍵因素、臨港經濟對港口城市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作用、港口與臨港經濟區差異化發展的必要與實現途徑等問題。
本站記者就此議題采訪了參加高峰論壇的島城知名戰略管理專家李志剛教授。李教授在談到臨港經濟問題時感觸頗深,因為李教授是在南開大學商學院攻讀的戰略管理博士,當時就對天津港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有所接觸,參與了其中的一些規劃項目;畢業后,他到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任教,海洋經濟、港口城市發展戰略成為他日常關注的重點和科研興趣之一;前年,李教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多倫多作為北美洲第四大城市,其城市發展及湖港經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期間,他對加勒比海著名島國古巴的旅游經濟戰略進行了實地調研。縱觀多倫多、天津及青島等地的臨港經濟,李教授認為臨港經濟是典型的海洋經濟,海洋經濟及海洋文化同農業經濟及農耕文化、牧業經濟及草原文化是不用的經濟文化形態,其產業、科技和人才層面存在顯著差異。超前規劃、科學布局、精細管理及網絡鏈接是臨港經濟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李教授認為,我國沿海、沿江的臨港經濟發展迅速,但同質化重復建設、港口城市間的過度競爭已然比較明顯,需要國家從整體上進行設計規劃和合理布局,爭取實現協同和優化。同時,青島作為歷史悠久的港口經濟城市,其出口導向型經濟正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產業創新和內需拉動的趨勢日益突出。青島的臨港經濟正向藍色經濟、藍色硅谷以及環灣延伸和產業調整等路徑演化,眾多時代元素不斷呈現和融入。青島臨港經濟的健康成長和優化升級,離不開國際港運趨勢的系統研判、基于海洋產業布局的合理規劃、落腳在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全面打造、依托海陸統籌及其發展的一體化統籌,其中,海洋科技的官、產、學、研合作機制這一經典命題需要被重新闡釋和創新突破。未來,我們應該從全球價值鏈、動態競爭演化、本地優勢培育、科技孵化器支撐、技術衍生及創新和創業等視角不斷審視各級各類組織的決策邏輯和行動路徑。
上一篇:答題就能免費得車展門票 還等什么
下一篇:青島無痛人流費用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