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先生新換的四條品牌輪胎僅過半年,右前輪外側就鼓起大包。 ????輪胎雖在三年保質期內,但廠家技術員以程先生駕車不當為由拒賠。那么,輪胎鼓包的責任到底應該怎樣劃分?為何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么難處理? ????近日,圍繞諸多疑問,記者跟隨工商執法人員進行調查。 ????新輪胎跑3000公里鼓包 ????程先生開某品牌轎車四年多,行駛五萬五千公里,原車輪胎花紋幾乎磨平。去年11月6日,程先生在某專賣店花3620元換成新胎。程先生說,當時專賣店老板告訴他,此輪胎系新產品,花紋全新,質量不錯。 ????之后,程先生開車每日在市區跑20公里左右。今年5月10日,他開車赴招遠辦事,車速達每小時110公里時,方向盤不停地抖動。 ????當日下午,程先生到市區一專修店做檢測,工人發現右前輪外側靠輪轂處,鼓了一個直徑達2厘米的包。程先生奇怪,新胎咋才跑3000多公里就鼓包? ????廠家稱操作不當拒賠 ????5月19日,程先生找專賣店索賠。 ????5月23日,廠家派技術員來煙臺現場勘驗。技術員認為輪胎鼓包,是高速行駛時被凹坑或石塊所顛。輪胎雖然還在三年保質期內,但廠家并不能因此而賠償。 ????廠家技術員介紹說,勘驗主要看輪胎外面磨損、鼓包印記和內部開口表象程度,只要查到一個,就是買方責任。廠家曾多次做過破壞性試驗,車在高速行駛時,輪胎若撞擊凹坑或石塊,反彈時的剪切力就相當大。 ????店老板證實,在輪轂和輪胎接縫處,有明顯的輪胎黑色印記,據此情判斷,輪胎鼓包可能是受外力撞擊作用,導致簾子線斷裂,胎面擠在輪轂上留下的。 ????儀器難檢測只能靠分析 ????程先生認為,開車誰能不顛坑、撞石塊?廠家技術員僅憑眼看,就推卸責任,可真說不過去。再說顛一次坑、撞一次石塊,輪胎就鼓包,說明質量還是有問題。 ????老板反駁道,新胎才跑3000多公里就鼓包,怎么別人跑數萬公里仍蠻好呢? ????程先生感到無奈,5月24日,訴至市工商局芝罘分局。因目前僅有北京、廣州、青島三地可檢測輪胎質量。工商執法人員致電青島市質檢所輪胎檢測中心。一技術負責人答復說,我國轎車輪胎質量標準主要涉及強度、高速、耐久等項試驗指標,包括材料成份、制造工藝兩大標準。從技術原理看,目前只能檢測未用產品。倘若真要找鼓包原因,只能由專家小組勘驗、分析,才能下總結性結論。另外,篩選專家小組成員對個人學術水平、實踐經驗也有具體標準,實際操作難度大。 ????程先生做服裝生意,服裝進商場時,需向對方提交質量合格檢驗報告。程先生打算向輪胎生產廠家索求該批次《質檢報告》。據青島質檢所技術員介紹,商場進服裝時,如此而為,是可能的,完全是為保護自己利益、轉嫁經營風險,應對買方索賠或相應部門檢查所需。在我國現行質檢機制中,輪胎類企業拿到強制認證書后,在日常生產中,由當地質檢部門或省級質檢部門監督、抽查,且只對部分批次產品抽檢。每批次產品流向市場時,廠家是否需到質檢部門送檢,國家目前尚無相應的規定。 ????責任難定消費者自認倒霉 ????因專家鑒定分析環節多、費用大、周期長,要拿到確鑿證據,難度確實不小,程先生不可能為一個輪胎去花費那么大的精力,只能自認倒霉。 ????據幾位多年修車的師傅說,從表象看,應是車子轉彎或倒車速度過猛,輪胎頂在石塊或路沿石上,致使胎內鋼絲斷裂。 ????該觀點得到另一常年經營輪胎的經理的認可。青島市質檢局技術員認為,撞擊力超過規定值時,胎內簾子線斷裂、脫皮分層,側面就易鼓包。 ????調查發現,另一因素也不可忽視,那就是開車人的駕駛技術。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車速過快而顛坑或撞石塊,多是新手所為。 ????即便如此,商家、廠家和修車師傅猜測是消費者的問題,但是生產廠家若對產品負責,真要取證的話,就應拿出一份完整報告,不能憑一次現場肉眼查看而下結論,但一份完整報告顯然很難拿出來。 ????市區私家轎車目前約有10萬多輛,一部車開四年換兩條胎,全市每年要換5萬條。輪胎使用壽命涉及質量、經銷、使用三個環節。若其中一環操作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損失。從本案或其他產品質量類糾紛索賠情況看,我國相應法律條文仍存漏洞,檢測技術尚待加速提升。針對此情,目前有效的良方妙藥還要靠廠家和店 方,生產、銷售時需用心經營、精益求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