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沙路和書院水庫公路路口,位于王沙路北側的路上出現落石。
河馬石公租房山體的上部已經安上了防護網,下部還未加固。
????進入汛期,青島部分區域易發生地質災害。7月8日、9日,記者兵分兩路,對市內四區、城陽區和嶗山區在內的五個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進行了實地探訪。9日晚,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聯合青島市氣象局共同發布了本市今年以來首個地質災害預報。預計24小時內,嶗山區大部、城陽區東
????王沙路
????路邊散落著落下的山石
????7月9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王沙路與書院水庫公路交會處看到,王沙路北側山體上的巨石已經探出了“身子”。由于風化作用,山體頂部一些山石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縫,一些植物從裂縫中探出了頭。而山體下面的排水溝里,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石塊,甚至在王沙路路邊也散落著一些石塊,不時有車輛從旁邊疾馳而過。
????山體對面一名賣水果的攤主說,路邊和排水溝里的石塊都是從山體上滾落下來的。“有時一些大石頭能滾到路上,為了車輛安全,我就過去把它搬走。”這名攤主說。附近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盡管從來沒有親身碰到過山石滾落,但每當下雨天,就擔心山體落石。
????書院水庫公路
????路邊山石裸露,裂縫明顯
????記者沿書院水庫公路一路走下去,沿途發現路旁山上有不少巖石裸露著,靠近鐵騎山一側的路邊上,也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和成堆的沙土。快走到書院水庫時,前方出現一塊注意落石的警示牌。“這個地方原來是山體的一部分,后來修路時,從中間炸開了。”一名過路司機說,“道路兩旁的山體偶爾會有落石。”
????記者注意到,這段危險的道路只有20米左右,道路兩側的石頭有的已經伸到路邊,石頭上的裂縫也較為明顯。在現場,記者沒有發現相關的防護措施。記者聯系到城陽國土資源分局惜福鎮國土資源管理所,一名姓傅的工作人員說,針對這里的地質災害,每年汛期來臨之前他們都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對于具體內容,該工作人員稱必須經過分局領導同意后,才能向媒體披露。遺憾的是,該分局辦公室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青山社區
????安有設備監控山體異動
????8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嶗山王哥莊街道青山社區。嶗山王哥莊街道建設服務中心范主任介紹,為了盡量避免危害發生,他們在有安全隱患的區域建了長120米、高5米、厚度約1米的擋土墻。記者注意到,這堵墻都是鋼筋混凝土澆筑的,看上去非常結實。“一旦遇到滑坡,這堵墻可以延緩泥土下流的速度,為居民撤離爭取時間。”范主任說。
????在墻上方約5米左右的地方,還立著一根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的柱子。“這是電子監控設備,專門用來監控滑坡區域的異動情況。”范主任說,這套系統是由中國海洋大學的教授研制的,用大型機器鉆地8米后,將設備放了進去,“一旦山體有異動,設備就會將信號傳輸到青山社區監控室內的電腦上”。記者在電腦屏幕看到,兩條滿是小黑點的直線格外顯眼,這些小黑點就是滑坡監控點。“要是這些直線稍微晃動一下,過不了幾秒鐘,我的手機就會收到提示報警信息。”青山社區值班人員林興建說。
????青島山公寓
????去年加固以來,沒再發生落石
????9日上午,記者來到齊東路附近的青島山公寓,發現二號樓、四號樓與旁邊的一座高約15米的“峭壁”緊挨著,最近的距離不到3米,石塊構成的山壁與地面幾乎垂直。“峭壁”的下部已經全部用水泥或者鋼筋混凝土加固,大石塊之間的縫隙也注入了水泥。
????記者了解到,在未加固之前,一到雨季,山上經常滾落石頭。不過,居民王先生說,去年有關部門對這塊“峭壁”進行了加固,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過山體滑坡和落石的情況。延安路街道辦一名工作人員說,加固工程完工至今,她也沒收到居民對于山體滑坡等事件的投訴。
????河馬石公租房11號樓
????山體上部已加固,下部還裸露
????9日下午,記者來到河馬石公租房11號樓,這座居民樓曾經飽受山體滑坡的侵害。記者發現,11號樓附近的山體正在進行山體加固工程的施工,山體的上部已經完成加固工程,把坡面改造成方格網的樣子。但是山體下部靠近11號樓的部分尚未進行加固,仍然是風化嚴重的裸石,山體下部堆積了許多掉落的小石塊。而山體下部距離11號樓最近處不足半米,山上的落石對靠近山體一側的一樓住戶影響最大。
????記者采訪了居住在一樓靠近山體一側的住戶,山體加固后,落石的情況仍然存在,只是與以往相比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