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摩“神秘”的檔案修復
在檔案修裱室,記者看到了一份破損的檔案是如何修裱的:工作人員首先用竹簽、鑷子、噴水壺等工具,將原來粘結在一起的檔案逐頁分開,然后另一位工作人員再用去了面筋的專用粉子將生宣等不同材質的紙托裱在檔案后面,再進行除濕和晾干。這間工作室里十來塊門形木板上已經晾滿了一張張已經裝裱完成的檔案
“這種粉子不同于膠水和糨糊,因為去了面筋,所以是可逆的。”檔案館技術人員介紹,該館一方面采用的是傳統修裱方法,手工對檔案進行修裱,另一方面機械化修裱技術也大量應用。
在現場,記者看到,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場演示如何修復市民個人收藏老檔案,這些檔案都是通過提前預約征集的,由于時間久遠許多老檔案破損嚴重,通過工作人員的現場操作,破損老檔案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