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島打造青島版新浦東 建獨立城區
????高新區變身海洋新城
????三城聯動的主戰場就在高新區。作為青島“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關鍵區域,青島高新區不僅要打造藍色經濟高端產業聚集區,更肩負建設科技生態人文新城的歷史重任。在經歷了近20年的投資開發、基礎建設之后,一座全新的海洋新城已在這片原先的“不毛之地”崛起,而隨著紅島經濟區的提出,高新區迎來了實現藍色跨越的歷史新契機。
????579億元投資遭婉拒
????青島高新區管委副主任張衛平介紹說,青島高新區始建于1992年11月。2006年8月經科技部批準在膠州灣北部擴區,形成膠州灣北部主園區,政策區面積達到19.75平方公里。目前形成了以膠州灣北部主園區為主體,協調指導青島高科園、青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青島科技街、市南軟件園的“一區五園”發展格局。其中,主園區政策區面積9.95平方公里,是臨近青島主城區唯一可供大面積開發的土地,努力建成藍色經濟的重支撐區、高端產業的新興集聚區。
????按照青島藍色高端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定位,立足于大青島地區和膠州灣區域資源稟賦,青島國家高新區緊跟全球產業轉移新動向,圍繞“高、輕、特”產業方向(高:技術含量高,處于產業價值鏈高端;輕,結構輕,資源能耗低;特:差異定位,突出特色),重點培育“1+3”產業體系,即:突出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壯大藍色生物與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同時,盯緊重點產業鏈高端環節,引進知名大企業和大院大所,引領形成青島乃至山東半島藍色高端產業新亮點。截至目前,累計引進了包括德國博世、臺灣冠捷、東碧機械、美國TRW、諾普信北方區研發中心等在內的企業及項目349個,總投資約723.9億元,其中過億元重點產業項目96個,總投資650億元。同時,先后婉拒了73個污染較重或不達標準的項目入區,設計總投資達579億元。
????馬路難見古力蓋
????2012年,青島高新區搶抓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青島市打造“藍色硅谷”的重大機遇,以膠州灣北部園區創新發展為龍頭,充分發揮高新區組團發展、多點帶動、區園聯動的作用,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主園區將緊緊圍繞青島北部新城開發建設,重點規模化發展軟件外包、研發孵化、高端制造,建設高新技術密集區和科技、生態、人文新城。到2015年,爭取將青島高新區整體上發展成為:集知識創新密集區、研發孵化密集區、高端產業密集區、高端服務密集區為一體的自主創新戰略高地、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載體和實現創新驅動與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域。
????走在高新區的寬闊馬路上,記者發現一個古力蓋都沒有看到。對此,高新區管委王慶林部長介紹說,按照規劃,青島高新區在開發建設之初,就將用地比例鎖定在了“三個三分之一”上,即生態綠化用地三分之一,生活配套用地三分之一,高新技術產業用地三分之一,并以此作為區域發展的用地方針,努力將青島高新區建設成為一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發展成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宜業宜居的第三代生態科技新城。而在基礎建設方面,高新區嚴格按照高標準推進,“在道路建設中,高新區實施綜合管溝工程,所有的管線都在地下超過兩米高的綜合管溝里。”王慶林介紹說,通過綜合管溝工程,高新區將電力、通信、熱力、給水、中水和工業預留管道全部納入地下,徹底杜絕“拉鏈馬路”的現象。
????打造高品質生活環境
????在高新區管委大樓的東北方,一片建筑正在飛速“成長”,這就是由香港世茂集團投資的世茂城市服務綜合體項目。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12億美元,總建筑面積139.42萬平方米,一期5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將建成并通過驗收,達到入住條件,建設內容包括高品質房地產住宅、社區醫療服務設施、社區幼兒園、沿街商業配套等設施。據悉,世茂集團將無償代建一所包括小學和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后移交高新區管委。項目規劃以美國 “新城市主義”作為設計理念,充分強調公共價值最大化,以聯排、合院住宅及高層景觀大戶型住宅為主,全面打造高品質生活環境。
????“世貿城市服務綜合體項目建設用地位于青島高新區正陽路以南規劃高尚居住生活區內,占地面積約93萬平方米。按照高新區規劃,這一區域是其東部創新島群中高尚居住、商務休閑和旅游度假聚集區。 ”王慶林介紹說。
????藍色硅谷核心區預計2020年建成
????昨日上午,記者從“藍色硅谷核心區發展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做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的龍頭城市,青島率先提出了打造“中國藍色硅谷”的戰略構想。藍色硅谷總規劃面積576平方公里,包括“一區一帶一園”,其中核心區規劃總面積443平方公里,占總規劃面積的76.9%,預計2020年基本建成。
????據介紹,藍色硅谷總規劃面積57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規劃面積351平方公里,海域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包括“一區一帶一園”。“一區”即藍色硅谷核心區,也就是藍色硅谷核心區管委的管轄范圍,包括即墨市鰲山衛鎮和溫泉鎮,規劃面積443平方公里,占總規劃面積的76.9%,其中陸域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海域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一帶”由核心區向南,沿濱海大道延伸至嶗山區科技城形成的一條海洋科技創新及成果孵化帶;“一園”即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記者 官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