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南方頭茬花生上市,嘗鮮解饞的好時候,但在平度、萊西的花生田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以網斑病、黑斑病和葉腐病為代表的新葉斑病,卻讓種植戶們愁容不展。昨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獲悉,經歷三年的研究和不斷試驗,困擾種植業多年被稱為“花生殺手”的新葉斑病,被該校鄢洪海教授及其課題組成功攻克。鄢洪海帶領課題組在國內外首次明確了花生葉腐病病原菌,更建立了該類病害的防治技術體系。
“
殺手”吃掉50萬噸花生
“從上世紀在美國發現病株以來,花生網斑病現在已蔓延全世界,中國最早的病株是在山東發現的,是最主要的花生病害之一,每年都導致花生大面積減產。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病理教研室的主任鄢洪海教授告訴記者,從1972年發現至今,高達70%的發病率,使以網斑病為代表的新葉斑病,成了世界范圍內花生種植戶的噩夢。而同屬新葉斑病的黑斑病、褐斑病和葉腐病,多年來發病率同樣居高不下,一直以來也是業界的難題。
“花生一旦染上這些病,一般年份都要減產10%左右,最厲害的年份更是減產30%。 ”據鄢洪海介紹,平均每年新葉斑病這一“無形殺手”,要從農戶手中奪走15%的花生收成。從農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從2006年到2010年連續五年,山東省的花生種植面積都在1100萬畝以上,平均總產量更是高達331.6萬噸,如果按照這個數字計算,每年光新葉斑病就要“吃掉”全省近50萬噸花生。
“神醫”首擒葉腐病病原菌
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花生一直是廣大農戶的傳統種植品種,而山東省特別是東部半島地區,更是我國花生的主產區,如何拿下新葉斑病這一“花生殺手”,成了擺在所有植物病理專家面前的難題。 “從2009年1月正式立項,到前兩天通過現場驗收,我們課題組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攻克這個難關。 ”曾經攻克龍膽草、玉米等一系列病害的“神醫”鄢洪海向新葉斑病這一世界“花生殺手”發難。
對病原菌進行分離純化、分泌毒素分離測定、基因序列測定……與各種植物病害打了半輩子交道的鄢洪海和同事們,已經記不得針對新葉斑病做了多少次的試驗。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他們課題組在世界范圍內“首擒”葉腐病病原菌,明確了該病原菌的分類。更讓花生種植戶們欣喜的是,“神醫”課題組還研究出了新葉斑病的防控技術,“使用我們研制的制劑,網斑病的防效可以達到71.7%,黑斑病更是高達83.1%。 ”鄢洪海介紹,光這一項每年能使種植戶避免幾十億元的損失。他表示,通過對花生流行病的攻克,遏制近幾年花生種植面積的下滑,才是他們這些科研人員最大的動力。(記者 王曉雨 通訊員 陳太安 劉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