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區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與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青島市工業集聚區集聚度排在第9位。26日,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日前,本市正式發布《全市工業產業集聚區(基地)布局規劃》,在空間布局方面,把原來的100個集聚區重新規劃為50個產業集聚區,管住新上工業項目土地供應閘門,預計2015年總產值達15300億元。
????該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市規劃發展目標:規劃集聚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5300億元,其中優勢產業集聚區達到11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達到4300億元,集聚度提升到65%以上。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35個,其中國家級示范基地7個,省級示范基地12個;優勢產業示范基地單個產值超過1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單個產值超過50億元。
????在空間布局方面,規劃發展50個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86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341平方公里。其中,優勢產業集聚區2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22個。該規劃也是本市首次實施的工業產業園區的布局規劃,對市屬五市三區工業產業園區的發展進行了定位,對藍色經濟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產業和全市重點培育發展產業的空間布局進行了規劃界定。
????為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全市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作用,加快藍色硅谷和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本市編制了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園區建設的相關規劃,并確定了29個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園區,其中,屬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園區23個(不屬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的園區6個),有21個已經分別納入相應工業產業集聚區布局規劃,黃島中德生態園屬綜合性園區,即墨海洋科技產業園正在規劃中,故這兩個園區未納入規劃。
????為配合全市藍色經濟展戰略,在規劃的5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中,布局藍色經濟工業產業集聚區7個,其中,船舶制造2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1個,海洋生物醫藥4個。規劃總面積6040公頃,已開發面積1516公頃,2011年工業總產值365億元,2015年目標工業總產值1630億元,年均增長45%。
????為何重新規劃產業集聚區
????參與起草規劃的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1年底,全市有一定產業基礎和產值在10億元以上工業產業集聚園區76個,有規劃、尚未形成規模的24個,合計產業集聚區100個,集聚區職工總數約60萬人。
????但是集聚程度偏低,新興產業較弱,與其他14個副省級城市相比,青島市工業集聚區集聚度排在第9位,遠低于第1位成都市74.7%的水平。從產業內部來看,存在著“大集中,小分散”的現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龍頭項目少、項目布局分散、產業鏈短等問題。(記者 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