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唐街映像小區。也是我們曾經經常報名的一個著名的小區,最近又有事了,小區居民劉女士三年多,一直拿不到房產證。今年2月份,得到點消息,但幾個月過去又沒信了,劉女士坐不住了。啥?搬走?好端端的房子住著,憑啥要劉女士全家卷鋪蓋走人呢?劉女士越想越傷心,俺這事兒啊,還得從今年2月份說起。劉女士所指的那份舊合同,實際上是一份“商品房定位協議書”。2009年8月份,劉女士與開發商簽訂了這一紙協議
????好不容易買到的新房,誰都沒打算立即轉賣。房產證一時半會兒辦不下來,業主們也并不在意。只是,大伙兒萬萬沒想到,這一等竟然就是好幾年。幾個月前,劉女士總算盼來了開發商的通知:拿著舊協議來換新合同,然后就可以辦房產證了。然而,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舊協議上交之后,想要拿到新合同,卻沒那么容易了。開發商說,要么一次性繳清全款,要么按照規定,上銀行辦理貸款手續。劉女士想不通,當初自己買這套房子的時候是2009年,而父母過戶給自己房產則是在2010年。單從時間上看來,分明就是這套房子在先。“首套房”怎么就變成“二套房”了呢?
????首房變成二套房,劉女士既委屈又無奈。多支付一部分房款,意味著要一次性多繳納二十多萬。而這些錢,對于工薪階層的劉女士和家人來說,也就意味著一筆數目不小的外債。在她看來,如果開發商能夠盡早辦理好房產證,自己就不會陷入當下的困境。從房產登記處查詢的結果顯示:劉女士2009年搬進新房,并不算是正式入住。因為當時,開發商并沒有取得房屋預售許可證。也就是說,那份舊合同,只能算是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私下簽訂的一份意向協議書。而這一點,在開發商那邊兒,也得到了證實。
????開發商工作人員表示,唐街映像小區屬于東小莊的舊城改造工程。當初,有意向要買房的業主們,都了解其中的情況。而那份定位協議,也是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簽署的。記者注意到,在劉女士與開發商簽署的這份定位協議書中,并沒有明確限定開發商辦齊相關手續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開發商要求業主們用舊協議換取的,是一份《商品房預售合同》。那么,之前的那份“定位協議”,究竟具有怎樣的法律功效呢?
律師表示,業主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除了要謹慎簽署相關協議之外,還應及時了解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