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烤羊腿使用的是正規廠家出廠的羔羊后腿。
香葉等做調料,不加添加劑
在老啤酒城附近是“大胡子”的加工間,工作人員正在清洗羊腿的膻味,然后加入香葉、桂皮、丁香等40多種大料,裴德年說:“你看,這些大料都有天然的實物,沒有任何添加劑。”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腌制,再進行兩個多小時的蒸煮,讓所有的料都能吸收進去,“這個爐子是我們專門做的爐子,炭火不大不小,恰
蒸煮以后,再到烤爐中烤兩個小時,“羊腿比較難熟,所以得多烤烤。”裴德年在加工車間已經把羊腿烤到了六成熟,到啤酒城進行最后環節的加工。
“今年啤酒節跟往年不一樣,在啤酒城內把電力作為熱源,這樣可以照顧到整個城內的環境,但是一點都沒影響到烤羊腿原來的味道。”裴德年說,因為在初加工的時候味道已經基本“定型”。
在進啤酒城之前,“啤辦”也對烤肉進行了嚴格的質量等方面的把關,烤了14年的大胡子烤肉,已被列為啤酒城內的質量標桿。
從內蒙古牧民那里學手藝
12日中午時分,記者看到德國柏龍啤酒廣場旁邊的大胡子燒烤攤周圍緊緊圍著幾層人,“大胡子家的烤羊腿特別好吃 ,我吃了好多年了。”市民王凡向記者推薦,記者詢問大胡子是誰時,李先生指向攤位里面一位40歲左右留著濃密長胡須的人。“我在啤酒城待了14年了,一直是這個攤位,沒變過。”
看著正在烤肉的場面好奇,記者戴上了寫有“青島國際啤酒節”字樣的草帽,戴上了塑料手套,親身體驗了一把當“大胡子 ”的感覺。手里拿著烤肉串,放在燒烤爐上,聽著烤肉時發出的聲音,記者心里樂開了花。不過,時間長了就不這樣想了,城內的氣溫有30多攝氏度,而在烤肉攤前,氣溫升高5攝氏度,待不了幾分鐘就汗流浹背了。
記者了解到,“大胡子 ”的手藝是他在內蒙古當兵時跟當地牧民學來的。“1988年我去內蒙古自治區當兵,做了部隊的炊事員,烤羊腿是當地常見的美食,我就從當地牧民那里學到了這門手藝。”
啤酒節經典往事征集之人物篇——
13年收集啤酒節報紙2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