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青島頭條 > 正文

棧橋維修全城難尋石匠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采自浮山

來源:青島晚報-- 2012-08-14 11:17:23 字號:TT

????8月初“達維”臺風毀壞了棧橋千余塊石頭,47歲的嶗山沙子口西九水村石匠劉保存,被緊急調到棧橋搶修。和劉保存一起調來的,還有十多名手藝精良的石匠。找這些石匠讓維修隊頗費了一番苦工。因為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提供石材,嶗山石匠曾名動一時。最興盛時,僅劉保存所在的西九水村就有百余名石匠,“石匠村”里一半以上人家都有石匠。但近年來,嶗山禁止采石,嶗山石匠們漸漸遠離了這一行當,造成“一匠難求”。近日,記者

探訪嶗山“石匠村”,這里從事石匠的只有十多人了。

????第一現場:

????給棧橋療傷 全城尋石匠

????47歲,已是年近半百的年齡,但劉保存在石匠隊伍里卻是最年輕的。更年輕的人已經沒有人從事這一行了。從22歲開始,劉保存跟師傅學做石匠活,他能用錘子和錐子在石板上手工刻字、刻花,還能雕刻石獅子、盤龍柱。

????這幾天,劉保存和十幾名石匠一起,每天早上7時就開始工作,打撈因為臺風墜海的數百斤重的石塊。為了搶工期,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前天上午,在棧橋整修現場,劉保存和另兩名石匠合作,將一塊塊接近300斤重的石頭從海底撈上來,每撈上一塊石頭后,幾名石匠都氣喘吁吁。隨后還要使用高標號水泥,將石塊固定在棧橋兩側。

????負責棧橋維修的臧正高說:“因為棧橋游客眾多,承受主要力量的石塊必須安裝堅固,我們不敢隨便找石匠,只能找手藝最好的嶗山石匠。”昨天,從海陽訂的石頭到貨,石匠們要把這些石頭一塊塊安裝到棧橋上。

????面對記者,劉保存十分低調。“我手藝不算啥,想當年我們村的老石匠們,還去北京修建過人民英雄紀念碑呢。那時候一提嶗山石匠,咱青島人都很驕傲。”

????“但如今不一樣了。”劉保存無奈地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干石匠活,我是村里最年輕的石匠了,這門手藝眼看就傳不下去了,我們算得上是最后的石匠了!”

????第二現場:

????“石匠村”如今“石匠村” 石匠已不多

????“石匠村”,這是一個藏著什么故事的村莊?這里的石匠為何“轉了行”?離開棧橋,記者來到被稱作“石匠村”的西九水村。

????進村的九水路位于山腳下,不少長方形石料堆放在路旁,已經被雜草掩蓋。村口的村民稱,這些石料都是多年前從山上采出來的石頭,后來石料廠紛紛倒閉,這些石料就廢棄了。

????記者發現村里不少民居都是用石頭蓋成的。村民劉先生介紹,上世紀90年代,西九水村的石料加工最興盛,石匠也最多。全村300多戶居民,會手工雕刻石料的石匠就有100多人,不少家庭祖孫三代都是石匠,他們大多在本村或鄰村的石料廠上班。即使不是石匠,其他村民也都會幾手石器活,壘石頭蓋房自然不在話下。現在村里除了新蓋的磚瓦房,舊房都是石頭房,使用的石頭都是正宗的“嶗山灰”。

????據介紹,2001年前后,為保護嶗山生態,我市下達了“停采令”,嶗山石料逐漸斷了來源,石匠也越來越少,現如今,整個西九水村僅有十多人仍在干石匠,更多人都已經轉行,放棄了這門手藝。劉保存說:“年輕時候跟我一塊學藝做石器的人,有的干起了農家宴,有的外出到市區打工。剩下的石匠歲數都在50歲左右,老人干不動,年輕人沒人愿意干。”

????第三現場:

????石料廠一個石料廠 只有倆石匠

????距離西九水村3公里的漢河村,10多年前建起了20多家石料加工廠,現如今只剩下四五家仍在苦苦支撐。

????記者來到一家石料廠,廠門外擺放著一對石獅子、一對石象和幾根盤龍柱,雕刻細致入微。石器廠院內,一名石匠正在雕刻一對麒麟,只見他右手持鐵錘,左手握錐子,使盡渾身力氣鑿掉石料身上多余的石塊,鑿擊的位置很準確。“我正在雕刻的石麒麟就處于粗加工階段,麒麟的形狀還沒出來,再干兩天就能看出形狀了。”

????石匠叫趙美佳。據他介紹,一般雕刻獅子、麒麟、人像等石器,根據石器大小和精細程度,需要1至2個月。拿到一塊石料,先要用機器割方,把石料切平整;再畫線,用粉筆畫出所需石器的基本部位和形狀;緊接著是用機器打坑,把石料打成基本模型;然后是粗加工和細加工,這兩步完全就是靠石匠手工來做,用錘子和錐子一點點鑿刻出基本形狀;最后用機器把石料打磨光滑,才能成為成品。

????這家石料廠目前只有兩名固定石匠。石料廠老板張延勝已經干了20年石料生意,他介紹說,1997年前后,青島石料加工達到高峰,石匠多,手藝高,外地石料廠根本不是青島的對手,很多煙臺、日照石匠來青島學手藝。那時候他廠里有固定石匠四五十人,場面很紅火。“政府下發了停采令,嶗山石頭不讓采了,本地石料越來越緊張,雖然外地石頭比不過青島石頭,但我們只能從海陽、萊州等地買石頭加工,這樣一來,成本就高了。這四五年來,嶗山石料廠越來越競爭不過外地廠家,生意被搶走了。”

????石料廠紛紛倒閉,帶來的是連鎖效應。眾多嶗山石匠放棄多年的手藝,干起了其他工作,往日的“石匠村”也一去不復返。

????新聞深看

????嶗山禁采石 石匠多轉行

????據了解,嶗山的生態曾因亂采石而遭受嚴重破壞,山體被采出大大小小數百個傷疤。2001年,為保護嶗山生態,嶗山區下達了“停采令”,近年來,嶗山生態有了明顯改善。石料禁采,石料缺乏導致嶗山石匠們漸漸荒了自己的手藝,從事石雕的石匠也越來越少。另外,石匠工作本身的局限也是重要原因。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幾乎所有石匠都認為工作強度太大,且長時間吸入粉塵,很多石匠都染上了塵肺,落下后遺癥,甚至不少人都因此喪命。

????今年49歲的出租車司機劉學良年輕時曾干過石匠,1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一行業。“我爸是個老石匠,和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前兩年死于塵肺病。聽說10個石匠里面9個人肺都有問題,我真害怕自己也出問題。”強體力勞動和較高的患病風險,讓嶗山的年輕人不再青睞石刻行業。

????鏈接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采自浮山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被稱為“共和國第一碑”。據了解,紀念碑的碑心石、碑身、碑座和部分欄桿等料石均采自青島的浮山,石料名為“中國灰”。

????1953年3月,青島石料廠接到正式開采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石材的通知。隨后,石料廠石匠們在浮山采下近300噸重的整體石塊,費時半年才運到北京。青島派出石匠前往參與修建。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落成,“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送給青島石料廠14匹紅布作為獎勵。

????人物:

????當年進京石匠只剩下他一個

????80歲的劉提石是西九水村村民,他是當年進京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石匠之一。老人身體不錯,但記性有些差,對于進京修碑的具體時間,他的記憶有些模糊,但他始終把這件事當成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應該是在1953年左右,國家決定修建紀念碑,就從全國選石頭,其他山石很容易長出石花,而咱的浮山石硬度極高,耐酸堿極強,就被選中用作碑心石。”

????浮山石頭被選中修建紀念碑的消息一傳,浮山石料廠全廠人都高興壞了。石匠們從浮山上切下一塊接近300噸的巨大石塊,經歷半年多時間,從浮山運到大港火車站,再用火車運到北京,前后共7000多人投入到這項浩大的工程中。“好幾百噸重的大石頭,運起來太難了,從麥島到王家麥島,再到辛家莊、浮山所,一天才走一公里多,晚上工人們只能就地歇腳。”石料抵京后,劉提石又隨同數十名精挑細選的嶗山石匠趕赴北京,承擔起了紀念碑的雕刻工作。

????因為當時年紀尚輕,劉提石并未在紀念碑修建中承擔主要任務,他對當時同去的石匠很佩服,回青后,劉提石開始撲下身子鉆研石刻技術。之后的五六十年內,嶗山石刻也經歷了巨大的繁榮。“嶗山的石刻有100多年歷史了,清末就有石匠。跟我同去北京的同村老石匠們都去世了,現在就剩我一個。”

????早在25年前,劉提石就從石料廠退休,目前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老人家里的房子已經住了40多年,三個兒子都想幫他蓋座新房,但劉提石執意不肯。昨天,他撫摸著石頭墻,滿眼含淚說:“舊房子是用嶗山石蓋起來的,是我一塊塊石頭壘起來的,新房子的磚怎么能比得上。”記者看到,這座用嶗山石蓋起的房子一點不顯舊,看上去很牢固,墻面也很整齊。(記者 劉澤源)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新津县| 青龙| 佛冈县| 博客| 福清市| 仁怀市| 民乐县| 军事| 拜城县| 高清| 高邑县| 汾阳市| 万荣县| 江华| 且末县| 油尖旺区| 呼和浩特市| 和政县| 子长县| 惠水县| 涪陵区| 邓州市| 县级市| 华蓥市| 新津县| 靖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任丘市| 尉犁县| 河南省| 龙井市| 体育| 竹溪县| 丹东市| 乃东县| 潍坊市| 衡水市| 临清市| 崇信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