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城市”,在青島除了目前的十二區市之外,還將出現一批“小城市”。記者昨日獲悉,青島市政府近日出臺 《關于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青島今后小城鎮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具體工作目標,并明確了推進小城鎮建設的舉措。根據意見,到2016年,全市建制鎮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新增建成區面積75平
????目標 10個鎮將變5萬人口小城
????《意見》提出,到2016年,即墨市龍泉鎮、田橫鎮,膠州市李哥莊鎮、鋪集鎮,膠南市王臺鎮、泊里鎮,平度市南村鎮、新河鎮,萊西市姜山鎮、南墅鎮等10個省示范鎮,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2%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7%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建成區人口達到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3%。同時選擇2個人口數量多、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區位條件優、帶動能力強的示范鎮,開展小城市培育試點,力爭建成地區生產總值過1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過5億元,建成區人口過10萬人的小城市,努力把我市小城鎮建設成為縣域人口集中的新主體、產業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臺、要素集約的新載體,成為經濟特色鮮明、社會事業進步、生態環境優良、功能設施完善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次中心,進入全國小城鎮的先進行列。
????利好 城鎮居民生活環境得改善
????我市推進小城鎮建設,最先受益的當屬當地居民。為了實現規劃的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目標,《意見》提出了主要任務,并落實責任單位。其中在規劃上,要求相關單位加快編制小城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專項規劃,與小城鎮總體規劃有機銜接,在一年內完成。加快編制小城鎮詳細規劃,到2013年底實現規劃建成區詳細規劃全覆蓋。 生活環境與城市一樣
????除了加快產業升級,增強小城鎮經濟實力外,市政府還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小城鎮承載能力。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要求,建設與小城鎮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施。這表示小城鎮居民也將享受城市一樣的生活環境。市政府要求加快完善路網、水網、電網,加強供氣、供熱、通訊、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鎮域基礎設施和環衛管理一體化。保護好山嶺、河流、林地等自然景觀,珍惜和保護古建筑、老街巷、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觀,發掘和弘揚當地民居建筑風格,突出小城鎮地域文化特色。精心設計建設或改造核心街區、重要建筑群、重點建筑物,努力建成一批小城鎮建筑精品。鼓勵省示范鎮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打造綠色低碳小城鎮,營造宜居宜業的城鎮環境。
????就業將變得更容易
????《意見》要求加大就業扶持力度,擴大小城鎮人口規模。引導農民自愿到示范鎮落戶。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與職工建立穩定和諧勞動關系,使職工在小城鎮落戶安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小城鎮創業,鼓勵農民、城鎮失業人員進鎮經商辦企業,鼓勵購房置業。鼓勵居住達到一定期限的流動人口申領居住證,條件適合的登記常住戶口。結合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加快鎮駐地及周邊村莊整體改造,建設鎮住宅小區,將原村民統一登記為城鎮居民,吸引鎮域農民進鎮落戶。在小城鎮落戶人員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應隨其登記常住戶口。已登記為城鎮常住戶口的進鎮農民和申領居住證的流動人口,享受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待遇。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和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統籌城鄉就業,將轉移就業的農村勞動者納入統一就業政策和服務范圍。
????公共服務會更完善
????《意見》要求強化公共服務功能,發展小城鎮社會事業。各級政府要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事業的投入,積極推進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科技服務、社區服務等設施建設。要按照省級規范化標準,建設中小學校、幼兒園、敬老院、社區衛生院,有條件的可建設職業培訓學校和一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已在小城鎮就業、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在小城鎮加快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把登記為城鎮戶口的進鎮農民和已在鎮內就業并參加社會保險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住房保障體系,對保留宅基地、承包地等權益的人員可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加強小城鎮基層政權和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創新完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醫療衛生、法律援助、社會治安等社會管理機制。加強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社區自治組織和社區服務中心(平臺)為主體的社區管理組織架構,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居民互助服務、市場低償服務三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及時將落戶城鎮和辦理居住證的農村人口納入社區服務管理。(記者 劉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