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是家住南京路市民孫房書最輕松的一個假期,他今年上初二的兒子改變了以往背著父母上網吧打游戲的壞習慣。“圖書館、少年宮、科技館成了他最愛去的地方,孩子放棄上網打游戲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網吧不敢讓未成年孩子上網了。”孫先生表示,我市在加大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同時,又在豐富孩子文化生活上加大了投入,比如社區活動室設有綠色網吧,還有游戲活動室,孩子可以在健康的文化環境里盡情地娛樂和學習
孫先生的感觸反映了眾多市民的心聲,為給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市圍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啟動包括“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題活動,創造活動空間在全市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關注心理成長在全市構建心理健康輔導站網絡體系,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重拳打擊“黑網吧”,這些措施并舉,在改善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記者 王建亮 攝
孩子變得更加懂事了
“駿駿這個學期變化真不小,在家里除了主動幫我們做家務之外,還督促我每天早晨和他一起鍛煉身體。”兒子在朝城路小學上學,市民李先生發現兒子的行為近來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往唯我獨尊的性格改變了,現在不僅學會感恩,還知道主動關心別人。“前兩天他姥姥過生日,小家伙給他姥姥一個驚喜,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買了一根拐杖,老人激動得一整天都念叨 ‘駿駿長大了,駿駿是個孝順娃’。”
李先生和學校溝通了解到,駿駿的這些變化得益于學校開展的“每日必行六個一”活動,朝城路小學作為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示范聯系點,該項活動是這一主題活動的一部分內容。學校組織全體學生每天必須要完成六件小事,即“每日必行六個一”,這六件小事的內容有:每天看一次新聞,每天幫家長干一次家務或為社區做一次服務,每天端端正正寫一段文字,每天進行一次文明修身,每天用心朗讀或背誦一篇古詩文,每天鍛煉一小時。“每日必行六個一”活動,在學習、勞動和鍛煉等方面都幫助孩子得到發展和提高,不僅使學生的假期生活更規律、更充實、更有意義,也成為家長們放心、社區歡迎的功能性活動。
圍繞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我市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為了提高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全市集中開展“灑掃應對”活動,鼓勵孩子從日常起居入手,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并從待人接物入手,教育未成年人知曉禮節禮儀,養成謙恭待人的觀念;結合“美德少年”評選活動,全市開展向“美德少年”、“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學習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結合學習雷鋒、志愿服務等內容,開展“日行一善”活動,通過開展習善、行善、揚善等主題活動,逐步由“日行一善”到“時時行善”,最終實現“善行一生”。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會道德新風尚。 孩子有心結隨時能疏解
在膠州市三里河小學,有一個備受學生歡迎的 “呵心園心理輔導站”。“在心理輔導站里,我們平時不愿說的小秘密和困擾我們的問題都可以跟老師說,他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膠州市三里河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劉明偉告訴記者,她和同學們碰到心理困擾都可以到這里來傾訴、解決。“呵心園”心理健康輔導站設有心理測試室、心理宣泄室、心理咨詢室等六個活動室,每個活動室都有不同的設施,但共同的目的卻是一個——幫助孩子們解決心理困擾。像三里河小學設置心理輔導站的行動正在我市全面開展。
“現在,未成年人面臨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學習壓力、異性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青春期問題、心理行為障礙等各種問題困擾著孩子。”青島市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處負責人表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以后孩子們如遇到心理問題,將能就近獲得專業的輔導,因為我市正在打造心理健康輔導網絡。
據介紹,我市依托市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院建立了全市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而每個區市也分別建立并完善了一到兩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對未成年人提供無償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健康輔導站設立獨立的心理輔導辦公室、心理咨詢(干預)室、心理測試室、心理宣泄(調疏)室、心理健康輔導(心理骨干培訓)室等功能性服務區域。輔導站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困擾進行輔導,同時每月進校面詢輔導不少于一次,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每月不少于一次,以適應性輔導、考前心理調節、挫折防范等為主的專題活動每學期不少于兩次。此外,每個心理輔導站除了有一支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宣講隊伍外,還配備一支心理健康志愿者隊伍。 網吧里難見孩子身影
近期,市南區2家和萊西市1家網吧因為一次接納三名或以上未成年人,被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部門吊銷了經營許可證。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很多年前已經停止申請辦理,吊銷也就意味著他們徹底關門遠離網吧行業了。”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我市網吧行業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目前有門店1700多家、從業人員1.5萬多人、年營業額4.75億元。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同時,文化執法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及時糾正和處理違法違規行為,震懾行業中的不良傾向。幾年來,吊銷20多家違法違規經營網吧,每年處理違規網吧100多家次,網吧市場違規經營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變。
除了加強文化市場凈化和監管,我市還通過挖掘整合社會場館、場所教育資源,為少年兒童精心打造“社會課堂”教育工程,通過豐富孩子社會活動資源和場所,把孩子從網吧拉出來。這些場館、場所分為文化博覽類、傳統教育類、文化活動類等12個類別共200處,向全市城鄉近80萬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青島市的未成年人“社會課堂”自開辦以來,得到了社會、家長、學生的廣泛認可。一位網名為“兔八哥的媽媽”的網友在博客上寫道:這兩年暑假再也不用為孩子可能上網吧發愁了,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 “社會課堂”。她和兒子選了幾十處場館,作為假期“課外學習”的去處。家住市區的張女士在跟記者談起 “社會課堂”這個話題時說,假期里,她已陪著女兒參觀了膠州市博物館、高鳳翰紀念館等幾個區市的場館,她和女兒的計劃是“按照由遠而近的順序,把200處場館全看完”。 記者 劉延青
上一篇:文明青島 營造好環境 孩子健康成長
下一篇:多措并舉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