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制造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強化“智造”基因,通過愈加蓬勃的自主創新,催生更為繁盛的 “青島創造”。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近兩年來,我市不斷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和引導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使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迅速提升,推動青島制造全面向青島創造升級,今年上半年,我市技術中心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達到7.15%,高出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
建立健全企業技術中心管理體系,推動技術中心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近年來,我市按照擇優認定、動態管理的原則,每年優選認定一批符合條件的企業技術中心,同時對那些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下降的不合格技術中心予以撤銷。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保證了企業技術中心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目前,本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已達252家,其中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21家,居十五個副省級城市首位。2011年,技術中心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為4.4%,高出全市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約3個百分點;技術中心企業承擔的全部科技開發項目達7583項,其中研究與試驗發展項目5355項;全市技術中心企業發明專利申請2143件,占全社會申請量的40%。
制定和不斷完善財稅政策,為企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我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作用,指導幫助企業申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的專項支持,目前已有15家企業技術中心得到該專項資金6900萬元;指導幫助11家企業申請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支持,近3年爭取該項資金1億元;積極建立地方財政扶持政策, (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每年用于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的市級專項資金達1000萬元。與此同時,我市還充分發揮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的引導作用,形成便捷高效的五步操作流程,享受該政策的企業數和研發費支出額逐年增長。2011年度,我市享受此項政策的企業達213家,稅務機關確認的研發費支出額達25億元,分別比2010年度增長10.5%和38.1%。
組織實施企業自主創新重點項目,促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以技術中心企業為主體,每年組織實施1000項技術創新重點項目。2011年,我市下達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1461項,共投資71.4億元,年增銷售收入1251.4億元,年增利稅184.1億元。在項目立項和實施過程中,我市著力推進產品研發和設計的信息化,促進生產裝備與過程的信息化與自動化,優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點新產品,引導企業加快研發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重大裝備國產化產品,優先支持利用工業設計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項目、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項目。
咬定自主創新持久、全面地發力,使青島制造加速向青島創造邁進。截至目前,我市已突破氮化物半導體襯底晶片、物聯網數字家電技術等大批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并投產超寬超薄非晶合金帶材、五坐標加工中心、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等大批高端產品,填補國內深海鋪管裝備領域空白的深水鋪管起重船竣工起航,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土建基本完工,中皓人工角膜項目提報國家藥檢所開展臨床前后的驗證試驗,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城市等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本報記者 林 剛)
上一篇:日報評論:二十一條,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