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笑一個(攝于青島市實驗小學)。
許多學校面臨“系鞋帶困擾”
青島嘉峪關學校二年級班主任周萍去年就深受系鞋帶的困擾,她去年所帶的一年級孩子,40多個人里面就一兩個會系鞋帶,還很不熟練。
“這些孩子在幼兒園都是鞋帶開了直接找老師系,上了小學,也習慣性地找老師系,我經常要彎腰給孩子系,還要教他們怎么系。”周萍后來在家長會上,專門把系鞋帶這件事情提
在樺川路小學,記者了解到,該校二年級一個班40多人只有11人會系鞋帶,會看鐘表時間的只有33人。樺川路小學副校長郭平表示,許多孩子其實只要反復練一下就很快能學會系鞋帶,但卻被家長包辦不讓孩子動手做,這讓學校很無奈。
記者了解到,很多一年級新生不會系鞋帶,是因為幼兒園老師不讓家長買帶鞋帶的鞋子,家長也為了圖省事喜歡買容易穿的兒童鞋,這客觀上阻礙了孩子們接觸到系鞋帶。
家長為孩子代勞不可取
現在城里面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家長非常溺愛孩子,恨不得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好,殊不知,這樣久而久之會逐漸養成孩子的依賴性,自理能力降低,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市民徐女士的女兒今年上一年級,她一口氣給孩子報了4個課外輔導班,周六、周日都是連軸轉,孩子倒是學會一堆知識,會背誦好多唐詩,會念英語課文,可是說起自理能力,徐女士也覺得有些汗顏。“我女兒不會自己穿衣服,倒水都不會,我就從來沒給她買過帶鞋帶的鞋子,我這兩天正教她解大手怎么擦屁股。”徐女士承認自己對女兒很溺愛。
家長馬建雷的女兒馬小涵今年上南京路小學一年級,是為數極少的會自己系鞋帶的孩子。“我女兒會系鞋帶不是在幼兒園學的,是我和妻子有意識教了一周時間才教會的,教一遍忘了就再教。有一天我帶著女兒坐電梯,女兒忽然彎腰給我系松開的鞋帶,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馬建雷認為,孩子的事情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完成,如果家長過度寵愛,孩子獨自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肯定會感到不適應。
父母“欠賬”學校“補課”
原本應該在家里就學會的基本生活能力,因為家長溺愛“欠賬”,只能由學校教育來“補課”。
洮南路小學在開學首日就設定了“小學6年我要學會的18件事”,即在小學階段全體學生要具備18種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低年級學生要能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自己系鞋帶、自己剝雞蛋、自己穿衣服、每晚睡前自己洗臉、洗腳。
樺川路小學也計劃在新學期專門開設生活技能課,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提高孩子生活技能。
市教育局“教育專家咨詢團”團長翟廣順認為,家長不應該把一切教育責任都推給學校,基本生活能力完全可以由家長教會。“家長不能一味追求孩子成績,生活自理同樣是一種能力,而且與學習能力相輔相成。”翟廣順建議,家長們應當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