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探索:家長義工走進幼兒園
記者了解到,在國外,家長義工比較常見,如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都有家長義工,很多家長都喜歡利用業余時間,來到幼兒園或學校當義工,例如協助老師指導學生做課外拓展活動,幫老師做課前課后的收尾工作,參與設備的維護等。
近年來,在我國杭州、重慶、呼和浩特等地,也陸續出現了“家長義工”,家長義工活動既豐富了學校和幼兒園的教學資源,又是家長
在重慶,家長義工根據自己的特長、能力和職業特點,自愿選擇到“助教組”、“電教組”、“后勤組”和“組織組”,有的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孩子們做有關健康、安全、藝術方面的教學輔導;有的幫助幼兒園維修和管理電腦;有的參與廚房幫廚工作;有的參與大型玩具的維護、圖書館的管理;有的還和老師一起組織策劃親子運動會、生日會、教育沙龍等活動。
記者采訪:義工有利有弊,不能強人所難
“家長在時間允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到幼兒園或學校做做義工,我覺得也有可取的一面。”記者在采訪中,市民王先生表示,“有很多幼兒園班額太大,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顧;另外,幼兒園的伙食怎么樣?食品安全能夠放心嗎?裝修氣味大不大?活動設施安全不安全?這些都是家長關心的問題,如果學校和幼兒園能夠對家長開放,在做義工的同時也加強對校方工作的監督,我想還是有些家長愿意參加的。”
也有家長認為,學校或幼兒園發動家長來打“免費工”,是校方不負責任的表現。“不光幼兒園,小學更過分,名義上讓有能力的家長幫著打印資料,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資源,家長們為了孩子得到老師特別關注,無論多么不情愿,總是硬著頭皮接下來。” 網友“包子_餡”的留言代表了另一些家長的看法。
“家長義工對青島來說是個新鮮事,可以探索,但是校方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那種發下一紙通知,給家長增加負擔的做法不可取。”市民尹先生提出,現在許多家長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很大,學校再動輒加派任務,只能讓家長反感。他強調,既然是義工,一定要堅持自愿的原則,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好。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心甘情愿地做了很多工作。究竟幼兒園的這種做法能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呢,本網將繼續關注此事。(青島新聞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