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青島義務教育進入全免費時代
從新學期開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僅不用交學費,連課本費、部分教輔材料費都免除了。青島市11次黨代會上,我市首次提出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這是黨代會報告中唯一一個率先實現現代化的指標。目前,我市正向著讓城鄉居民學有優教的方向邁進。
免除學生教科書費
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進一步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生教科書費和城鄉學生作業本費,而農村學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在免除學生各種費用方面,我市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06年,我市比國務院要求提前一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雜費,讓農村孩子“上學不交費”的成為現實。“十一五”期間,我市先后出臺一系列學生資助和教育免費政策,2007年-2011年共投入7.4億元,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90萬人次;每年有70余萬義務教育學生享受免雜費政策,32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政策,近7000名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
今年上半年,我市投入9400萬元,完成春季各類學生獎、助學金等發放工作,惠及近10萬人次學生。從今年春季起,我市還進一步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每生每年小學達到1000元,初中達到1250元。
學前教育有財政撥款
學前教育入學難、入學貴一直困擾著年輕父母,學前教育投入是近年來市區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據介紹,去年全市共開工新建、改擴建新增小區配套公辦(公辦性質)園、鎮(街)中心園和村(社區)獨立園170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家長對公辦幼兒園的需求。今年我市計劃新建、改擴建小區配套公辦(公辦性質)園、鎮(街)中心園和村(社區)園200余所,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
除增加幼兒園數量外,我市還建立了公辦幼兒園生均撥款制度和普惠性民辦園補助制度,從今年秋季開始,我市對公辦幼兒園、鎮(街)中心園、村(社區)集體辦園按照每生每年650元生均公用經費予以補助,今年市區財政投入8697萬元為13萬多名學前娃提供生均公用經費,以提高符合條件的幼兒園的軟硬件升級。據了解,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階段每生每年生均公用經費為700元,初中階段每生900元。
據了解,青島市3月份制定出臺《青島市扶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扶持學前教育發展的財政補助政策,其中還要建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助制度,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生均定額給予補助,同時采取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等形式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予以扶持。
10萬教師技能大練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讓市民享受“學有優教”,首先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我市已經構建起了培優、扶弱、抓全員的教師培訓機制,并實施了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重點拓寬名牌高校研修、名校掛職和境外培訓渠道,僅2010年下半年以來,52名校長到北京、南京、寧波等地的知名學校掛職,77名校長、教師赴國外培訓。
我市還加大了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扶持力度,2008年起建立農村教師支教津貼,每年都安排500名城區教師到農村中小學支教,將先進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帶到農村。2009年起,我市實施了農村小學教師培訓扶助計劃和農村校長更新知識培訓計劃,3年將農村初中校長和5市的鎮(街)以下學校教師免費培訓一遍。
2011年秋季開始,我市將800余名高校師范生派到農村頂崗實習,置換300名教師脫產培訓,受到農村學校歡迎。2011年圍繞打牢教師基本功,突出新課程、新技術、新方法等內容,開展10萬教師技能大練兵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教育行業投入逐年增加
新聞延伸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區兩級財政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并統一了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并建立高中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預算內撥款制度,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首次躍居單列市首位,并跨入副省級城市前列。2011年,進一步將特教學校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由1100元提高至7200元。2011年起,我市全面免收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各項學習生活費用,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全免費教育;投入1.85億元,對中小學和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孤兒進行資助,惠及學生20.4萬人次,同時啟動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學前教育資助工作,每年投入約3000萬元,資助2.3萬名幼兒。(記者 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