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路網大骨架現雛形 建快速路網
城區道路建設是優化城市環境、方便市民出行的重要途徑。昨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委獲悉,“十一五”期間及“十二五”初期,我市道路交通需求急劇增長,根據城市發展總體需要,逐年加大道路建設力度。2006-2011年市內七區道路建設完成投資約438億元,道路長度從3160公里增長到3705公里,增長17.25%;道路路網密度由2.25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2.63公
城區路網骨架初步形成
“快速路就是一個城市通行的骨架。根據城市發展總體需要,我市規劃了‘三縱四橫’快速路網。其中,三縱指的是環灣路-新冠高架路-隧道接線、重慶路、青銀高速;而四橫則是膠寧高架路、杭鞍高架路-遼陽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仙山路。”市城鄉建設委負責人說:“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咱們青島的骨架路網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了。 ”
“三縱四橫”快速路網總長約110公里。近年來道路建設過程中,我市優先安排了快速路網和重點主干路網建設。目前已建成隧道接線、膠寧高架路、杭鞍高架路、環灣路、跨海大橋高架路、青銀高速公路等,總長約67公里,線網完善率約為60%。
今年8月,重慶路改造整治工程全面開工建設,2013年建成后,將成為貫穿四方、李滄、城陽三區的交通干線,大大促進沿線區域地塊開發和經濟發展。
“三縱四橫”出行更便利
隨著“三縱四橫”的建設,島城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2007年杭鞍高架路建成通車,形成市區快速路網的“第二橫”,工程的建設有效分擔了膠寧高架路的交通壓力。2011年6月膠寧高架路三期工程建成通車,與2002年建成的一期工程和2003年建成的二期工程共同形成了市區南部東西向快速路網的“第一橫”,完善了市區的快速路網體系。 2011年7月跨海大橋高架路工程主線建成通車,形成市區快速路網的“第三橫”,海灣大橋與市區快速路網組成有機整體,形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快速路網,增強了青島對外輻射能力。
2010年10月環灣路拓寬改造工程主線建成通車,為“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證;2011年6月底,膠州灣隧道青島端接線工程建成通車,將海底隧道交通與市區快速路組成有機的整體;新冠高架路工程已于2011年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工程建成后,將與隧道接線、環灣路共同構成市區西部南北交通大通道,解決過境交通對前海風景區和城市中心區的繞行穿越問題。
山東路等十余條干道拓寬
在建設道路的同時,我市的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近年來,打通實施了貫穿多個行政轄區的長沙路、合肥路等干道,拓寬改造了山東路、杭州路、遼陽路、金水路等十余條重點道路,區間路網聯系不斷加強;重點建設了環灣組團、四方東部新區、李滄東部等內部配套路網。
與此同時,路網效率進一步提升。在實施重點工程的同時,分期分批開展了未貫通道路拓寬打通工程、擁堵點改造工程,逐年安排超期服役道路改造工程,充分提升了現有路網的通行效率和整體通達性。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為骨干,次干路及城市支路為補充,功能相對完善、層次分明的道路網絡體系。(記者 田璐 實習生 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