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首批政府認可的糕點技師,今年82歲的高培義老先生 ,可謂跟月餅打了一輩子的交道,14歲拜師學蛋糕制作,先后干過多家食品廠的廠長。即使退休后,有后輩們上門請教,老人也毫無保留地免費指點。趕在中秋節前,記者多方打聽終于聯系到了高培義老先生 。在高先生的指點下,記者學習了老式手工月餅的制作過程。“現在手工月餅工藝已經沒有市場了,所以也很少有人學,很少有人懂了。”幾天的采訪時間里,老人
一星期賺來五百個“金元寶”
9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已經82歲高齡的高培義老先生。盡管已年過八旬,老人精神矍鑠、身體硬朗。提起老月餅,老人如數家珍,甚至連他哪一天開始拜師學做蛋糕,都記得清清楚楚。14歲的高陪義為了糊口從現在的膠南(時稱膠縣)來到青島,在一家俄國人開辦的西式糕點廠當學徒。在當時,蛋糕師是個技術活,首先是吃得好,每頓飯都有蛋糕吃,還經常有肉,所以是令很多人羨慕的行業。由于老人當學徒的“瑪爾斯”制作的西式糕點質優價廉,美國兵經常在店門口前排起長隊。為了防止紙幣貶值,“瑪爾斯”掌柜將賺來的美元換成一兩一個的金元寶。“一個星期賺500多個。”由于經濟效益好,“瑪爾斯”成為當時青島地區工資待遇最好的單位。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青島糕點界就開始注意品牌經營,當時賣的月餅都用草紙包裹、草繩扎系,上面貼一張紅紙,寫著生產單位的名字、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