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代購風險成本上升
“為了確保利潤,目前市場上的代購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快遞寄到香港,再由轉運快遞公司寄至買家手中,二是賣家個人攜帶貨品通關回國交付買家,這兩種均有逃漏關稅之嫌。”業內人士分析。
今年4月15日,《海關總署關于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歸類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的公告》正式實施,新政規定,所有境外快遞企業須使用E
“代購的優勢就是逃稅,使得價格比國內便宜,但隨著執法越來越嚴,風險成本也越來越大,代購商品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青島網商竇先生說。
此外,由于代購市場有許多賣家是中國留學生,“離職空姐獲刑”事件使得部分學生暫停了代購生意,“本來想利用在國外的優勢,賺一點生活費,哪知有那么大的風險,現在很多同學都不敢做了。”在韓國留學的小張已經暫時關閉了她的網店。小張說,本來開這個店也是有一搭沒一搭,開始是幫著同學、親友買東西才慢慢做起來的,就是掙個零花錢。“現在停了就停了吧,等以后看看情況再說。”
其實關店的不止是學生代購一族。一些小有規模的代購網店也面臨著關店的窘境。在西班牙工作兼職全球代購賣家小薛說,自從此案公布后,他的訂單已經減至原來的一成,相當于停業了,下一步他想轉行做出國中介的生意。
“這行真是越來越難干,真是干夠了。”陳沖和記者聊天時埋怨道,如今她從美國郵寄一個包的國際貨運費用在200元左右,如果這部分價格轉嫁給消費者,那她的價格優勢將消失殆盡,而如果不這樣做,她的利潤太薄甚至虧本。為減少貨運成本,陳沖和丈夫會趁自己回國時集中攜帶代購貨物回國,平時也常會委托自己在美國的朋友往國內帶貨,但因為他們回國次數有限,朋友們回國的也不是太多,所以這也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