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村四點半學校內展出的學生手工作品
蔣家村村民素質教育考試題樣
記者們參觀蔣家村文化建設成果
大眾網招遠9月12日訊(記者 尹海洋)“八榮八恥是我們每年都必考的題目,治安管理條例、村規民約這些也是必考的,我們很看重道德和素質教育,因為其實這些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煙臺招遠九曲蔣家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勇如是說。記者發現,在村民的考卷里,
一年學習80個小時,村民肚子里很有“墨水”
“每年村民受教育的在5000人次以上,平均一年有8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我們會聘請高校教授來講課,再組織村民進行考試。”王金勇說。記者了解到,九曲蔣家在鄉村文明行動中把對村民的素質教育作為精神福利,對村民開展素質教育考試,表揚先進鞭策落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據了解,從前幾年開始,九曲蔣家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勇力推制定出了一部《全員教育培訓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村里每年都會對村民進行一次道德素質知識的考試,考試內容則出自村里編寫的相關學習手冊,其中就包括了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行為方面的知識。“像村里的發展問題,社會熱點問題,還有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等,村民的肚子里都很有‘墨水’。”王金勇告訴記者。
“很多村民們在回答一些建言獻策的題目時,答案往往能讓考官眼前一亮,因為村民說了許多對村里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也證明考試真的讓村民學到了東西,并且正確的運用到了自己的思維中。”參與考試命題的社區活動中心主任董春告訴記者。
建“四點半學校”,為家長解決照顧孩子難題
“四點半學校”是九曲蔣家村的另一個創意。所謂“四點半學校”,是指為下午4點半放學的學生提供的免費場所,給由于工作而在那段時間無法照顧孩子的家長解決照顧孩子的難題。
走進九曲蔣家村的四點半學校,一個個寬敞的課桌和一排排整齊的桌椅展現在記者的面前。“平時孩子都會學習《弟子規》,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董春介紹說,村里投入數百萬元建成這所校外活動中心,負責對孩子們進行課外輔導,提倡素質教育、德育教育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而且效果非常好,“在上個月一次與貧困地區兒童結對子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特別踴躍,捐書數百冊。”
38歲的家長王麗艷告訴記者,自從自己的孩子學習了《弟子規》變化很大,“每次見到老人,孩子都會主動打招呼、鞠躬問好,幫助老人拿東西、過馬路都成了家常便飯,以前就沒有這么有禮貌,”王麗艷說,“當然,除了孩子,村里每個人都能做好這些禮儀,村里人的素質一直在不斷提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