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專題> 綜合類 > 正文

煙臺:獨特發展思路 大合唱唱響文明歌

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2-09-13 00:37:14 字號:TT

????‘城鄉共建、統籌發展’為工作導向,深入實施鄉村文明行動,扎實推進城鄉聯手共建,煙臺走出了一條‘以城帶鄉、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共同提高’的精神文明創建路子。”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畢庶禮總結煙臺在鄉村文明行動中取得的經驗時,用了“大合唱”的比喻。

????今天,“聚焦鄉村文明行動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煙臺,從招遠市九曲蔣家村的村民素質教育考卷,到龍口市南山村的老年

大學藝術團……采訪團感受到了獨具煙臺特色的發展思路。

?????共謀發展思路??讓農戶“富”起來

????“招遠巿九曲蔣家村通過與高校‘聯姻’,形成從兒童到成年人的‘素質教育鏈’,既提高了村民整體素質、又增強了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畢庶禮告訴記者,煙臺連續17年集中開展“科普之冬”活動,常年組織科技大集、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月等科普活動,扎實推進“科普村村通”、“農業科技入戶”等工程,方便群眾接受新觀念、新技術,獲得新品種、新農藝。

????記者了解到,煙臺巿設立農村科普宣傳欄5800多個,有1900多名科技人員結對支援1.8萬戶科技示范戶,年培訓農民100多萬人次,良種良法普及率達到98%以上。

????煙臺市堅持既“富腦袋”又“富口袋”,注重發揮共建單位在觀念、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依托結對村原有基礎和資源,幫助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路,通過投資金、上項目、傳技術、抓管理等多種方式,整合生產要素,增強致富本領,提高共建村莊自我發展能力。全市先后幫助引進項目上萬個,興辦企業2600多個,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2400多人,既加快了農村發展、又開闊了農民視野。中糧長城公司與蓬萊巿農戶聯手推進的標準化葡萄種植,每畝年增收近4000元;加工成中、高檔葡萄酒后,每畝實現年產值3萬元以上,實現稅收4000元至8000元。目前,煙臺巿葡萄及葡萄酒產業已在全巿聚集生產加工企業153家,葡萄酒產量占全國的近三分之一,帶動農民年增收13.2億元。

????

????共建優美村莊??讓農村“靚”起來

????海陽巿抓住承辦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的契機,以“迎和諧亞沙、樹文明新風”為主題,廣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鄉鎮、進村莊、進家庭活動,98%的村莊完成整治任務。

????經濟發展的同時,通過大力開展道德建設和文體活動,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風也得到了極大改善,這是海陽市上下在鄉村文明行動中取得的共識。

????萊州巿按照“戶戶都有好風尚、處處都有好環境、村村都有新亮點”的標準,在鎮街駐地、交通干道等重點區域,連線成片建設“文明生態示范片區”,實現了垃圾日產日清,促進了農村環境綠化美化亮化。

????芝罘區、萊山區等中心城區全面實現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

????煙臺市把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作為結對共建的重點,以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萬水千山”綜合整治行動,集中搞好綠道慢行系統、水系生態、造林綠化、城鄉垃圾污水處理四大工程建設。全巿農村新建垃圾處理點2100多個,新建排污設施1300多處,65%的村莊實現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新增鎮村綠化70萬畝,有1400多個村莊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70%以上的村莊實施街道硬化。

????共辦社會事業?讓農民“樂”起來

????每周一到周五,龍口市南山村高標準的老年大學里,總充滿著歡聲笑語。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人,在這里參加老年藝術團、辦老年時尚雜志,體驗著老有所為的樂趣。

????在蓬萊市馬家溝村,村里把會議室讓出來,采用一室多用,“四點半學校”、家長學校、人口學校、會員之家等都在這里活動。農忙季節,孩子們放學后都在這里學習,村里還特意安排一名大學生村官進行看護和學習輔導。

????煙臺市針對農村公共服務相對薄弱、公益事業發展滯后的狀況,推動共建單位積極參與農村文化大院、學校、衛生室、敬老院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快路、水、電、氣、暖、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農民享受到更多的現代文明成果。

????記者了解到,煙臺巿新建健身廣場1900多個、鄉村學校和少年宮190多個,農民體育健身“村村有工程”覆蓋90%的村莊;建設標準化農村衛生室2100多所;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84.5%;所有村全部實現通客車、通寬帶、通有線電視,通油路、通自來水率分別達到98.9%和96.1%。

????通過采取巿縣鄉村配套投入、部門結對共建等方式,煙臺市還扎實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以及農村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五大文化工程”。以縣巿區“三館一院一場”建設為重點,健全機構網絡,完善載體功能,做到縣縣有“館”、鎮鎮有“站”、村村有“院”。全巿建成農村文化大院5300多個,實現農村人口全覆蓋。“十一五”期間,各級財政用于為基層送演出、送電影、送圖書、送器材的補貼達到1.6億元。專業劇團每年下鄉演出2400多場次,農村電影放映每年7萬多場次,活躍在民間的文藝團隊達到1000多支。?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安顺市| 无棣县| 宜黄县| 和田县| 永吉县| 通许县| 鹤壁市| 襄垣县| 绍兴县| 沛县| 鲁山县| 常熟市| 鹿泉市| 通海县| 宜宾市| 昌邑市| 洞头县| 女性| 类乌齐县| 青阳县| 扎赉特旗| 东城区| 东光县| 久治县| 化州市| 泗洪县| 芷江| 古丈县| 静安区| 陇西县| 龙门县| 林口县| 墨玉县| 辽源市| 遂宁市| 五原县| 洪雅县| 凤山市| 封丘县|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