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還在眼前的患者,可能第二天就離開了,即使這樣,重癥監護依然是挽救危重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昨天上午,從省衛生部門傳來消息,在剛剛舉行的全國女職工技能大賽山東賽區選拔賽中,青醫附院重癥監護室25歲的護士萬香玉奪得重癥監護組金獎,將代表山東出戰全國大賽。昨天下午,記者跟隨萬香玉進入重癥監護室,體驗如何護理危重病號。
幫病危老人排便吸痰
下午2時30分,這本應是醫院普通科室
萬香玉動作熟練,僅用5分鐘就為患者完成了吸痰。隨后,萬香玉開始幫助這名患者排便。 “別人覺得這是臟活,對我們來說是日常工作,有時遇到有腸胃病的患者,甚至一天要清理10多次大便。”萬香玉說,重癥病房內的大多數病人都無法自由活動,他們洗澡擦臉、喂飯排便都需要護士來處理。
首次面對死亡挺害怕
“ICU的護士不僅要照料病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還是要同死神近距離接觸。 ”萬香玉說,需要送進重癥監護室的患者主要包括呼吸衰竭患者、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和大型手術后需要觀察的患者。這些患者的死亡可能性很大,必須要借助監護室內的先進儀器和護士們的24小時護理才能順利恢復。
25歲的萬香玉一年半前從學校畢業,來到醫院ICU。回想起第一次面對死亡,她感慨良多。去年6月,一名26歲的男子同女友分手后,喝下有機磷農藥自殺,在監護室內搶救了10天,最終因服藥量太大沒能活下來。當時,萬香玉就是主要負責的護士,從小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者的她被嚇得夠嗆。“那個小伙子長相和家庭都挺好的,想不明白他為什么自殺,10多天的時間,我眼睜睜看著他的生命體征逐漸變弱,最后采取什么措施都救不回來了,那時才突然感覺到生命如此脆弱。 ”萬香玉說。
一年半以來,萬香玉目睹了10多名患者離開人世。她也褪去了剛參加工作時的稚嫩,開始集中全力護理病危患者,“或許經過我的盡心護理,就會有病危患者能成功地活下來。 ”
ICU里七成患者可存活
在ICU病房內,因多數都是重癥患者,死亡并不罕見。但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超過七成的患者都能走出“鬼門關”成功存活。過去一年中,青醫附院本院ICU共收治600多名患者,還經常會接收全市其他醫院送來的危重病人,但全年死亡病例僅有30多人,大多數患者都能成功走出監護室。
青醫附院ICU護士長傅培榮介紹,近些年來市民對于病危患者的治療越來越重視,都希望能進入重癥監護室接受更好的治療,多數患者都有存活希望。患者在進行大型手術后進入監護室觀察的,基本上都能治愈出院,隨著醫療水平和護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很少數的重癥患者會去世。(劉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