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四方和市南試點上門收垃圾
“針對居民投放生活垃圾不定時、垃圾桶經常出現滿溢問題,我們接到了非常多的投訴,因而決定探索垃圾收集清運的新模式,試點開展居民生活垃圾登門收集,使居民足不出戶即可解決生活垃圾投放問題。”四方區城建局城管科徐明秋主任告訴記者,四方區老樓院居多,很多都是多年的老宿舍,沒有物業,垃圾誰來處理,一直是件頭疼事。
今年6月份,四方區制定了
而記者昨天從市南區獲悉,去年8月份火車站附近試行針對餐飲行業的定時上門收垃圾措施,今年8月份這一措施推廣到附近商鋪,并且還將考慮推廣到附近居民樓。
近日,市南區在火車站北側“六街口”(濟南路、天津路、大沽路、泰安路、肥城路、北京路)合圍區域及延伸20米范圍內,開展垃圾收集創新試點工作。本次試點區域覆蓋20余座樓院,70余家商戶,涉及近千名居民。試點將區域內賓館飯店和商店超市的傳統被動垃圾清理方式轉變為新型的主動收集方式,即由環衛公司發放垃圾袋,工作人員每日上午、下午、晚上定點上門收集垃圾;樓院居民每日早晚定時、定點投放垃圾,由環衛公司集中清理,其它時間不再設垃圾收集箱。
探訪 地點:市南區火車站附近 商戶樂壞了 居民不習慣
“收垃圾了,快把你們店里的垃圾拿出來。”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泰安路六岔口見到正在上門收垃圾的市南環衛工人徐師傅,看到徐師傅的環衛車開到門口,幾家店鋪的工作人員陸續將店內的垃圾拿出來,排著隊倒垃圾。停好環衛車后,他一邊忙著收商鋪和餐館的垃圾,一邊告訴記者上門收垃圾措施的前因后果。徐師傅告訴記者,最初飯館門口的路面太臟,環衛工作不好做,“環衛三公司商議之后,決定抽出一部車和3個工人來試行上門收垃圾。”去年8月份開始,徐師傅就負責對火車站附近的湖北路、泰安路、蒙陰路、肥城路、六岔口等街道的餐飲行業定點上門收垃圾。
“之前,環衛工人有時候要花一個小時來清理飯館門口的路面,現在上門收垃圾后,既環保又省時。”徐師傅表示,在試行定點上門之前,很多小飯館隨地傾倒垃圾,人行道、馬路下水道都非常臟亂且難以清理。自從去年8月份和餐館協商后,他們商定好時間由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并且這一措施在今年8月份推廣到附近所有商鋪。
“這個措施很好,六岔口環境好多了。”一名店主告訴記者,以前六岔口沿街放了很多垃圾桶,每到夏天都散發難聞的氣味,現在定點上門收垃圾還撤走垃圾桶后,很方便也很干凈,現在店鋪每天早晨8時和下午4時整理好垃圾,只需要交給上門的環衛工人就行。在肥城路上,一名環衛工人不斷地清理著沿街的垃圾,徐師傅駕駛環衛車到達現場后,將路邊一個垃圾桶內的垃圾倒入車內,記者看到,垃圾桶內仍然存有許多生活垃圾。記者隨后在路邊看到,有居民從馬路對面的居民院里走出,拎著一袋垃圾直接投進了垃圾桶。“我們都是隨時出門隨時扔垃圾。”當記者問到定點投放垃圾的問題時,這名居民表示,他和周邊的許多鄰居都已經習慣了出門時拎著垃圾,如果把垃圾一直放在家里,會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