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在持續攀升。中國企業正在從“成本逐利”向“人才逐利”的方式轉變,人力資源日益成為企業在增長競爭中的核心資本。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以“直面嚴峻經濟形勢 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與變革”為主題的“2012新人力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對當前中國企業來說,傳統的用人優勢正日益面臨挑戰,人口紅利趨減,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用工成本增加,企業面臨轉型升
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易才集團與ChinaHR Key最新共同發布的《2012中國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白皮書》顯示,當前我國90%的企業為小微企業,而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5年,制約其成長的主要因素就是人才的管理。企業管理者發現,傳統的人才管理方式已經很難吸引人才,人才流失率也正在逐步提升,如再不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與變革,管理者將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而同樣的問題,在一些大型企業中也普遍存在。
業內專家分析,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一方面要通過技術、產品、經營等方面的創新,來抵消人力資源優勢消失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在以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第一資源的時期,企業應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與變革”做為最核心、也是最基礎的工作。
相關專家還表示,隨著近年來企業勞資糾紛的增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要了解更多的實務操作及“和諧”處理方法,尤其是針對勞動合同法、醫療保險政策、勞動就業政策等需要深入了解,切實提高法律意識和用法水平,以更好地建立和諧勞資關系,減少用工矛盾。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環境下,中國企業更為迫切地期待用管理創新來迎接挑戰,這也為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尤其是以外包為代表的服務行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機遇。”易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表示,人力資源服務商要更加深入獲悉客戶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與變革的需求,并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云服務等新興技術,幫助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朱慶陽認為,人才資源已經成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中國未來不僅要實現企業國際化、產品國際化、技術國際化,同時也要實現人才國際化。探索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的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