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家住大連路的呂清芝、黃秀琴一到點就結伴帶著一歲多的孫女今兒、卡特琳娜·特洛伊到市北區遼寧路街道登北社區“報到”,她們或是在社區的“后花園“——貯水山兒童公園游玩,或是到“小洋樓”——貯水山服務中心聽音樂、唱歌,各種各樣的活動應接不暇……
????“這里老房子多,社區居委會前幾年的條件更是不怎么樣,站進去幾個人就擠滿了,誰會帶孩子去那里玩?這兩年,政府對兒童公園進行了環境整治,社
????黃秀琴對登北社區居委會 “前生”“今世”的描述表達了居民對生活環境發生蝶變后的喜悅心情。據了解,登北社區具有典型的老城區特點——老年人口多、低收入家庭多、流動人口多,管理、服務難度可想而知。為改進和加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居民群眾、促進社區和諧的能力和水平,2011年,區、街兩級共投資300余萬元,打造了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一層是公共服務區,二層是文化活動區,三層是陽光少兒成長樂園,負一層是U-社區智能服務區和健身娛樂區。每天,居委會里道德講堂、藝術沙龍、體育競技等活動不斷,居委會外的公園廣場上跳舞的、唱歌的一派熱鬧,儼然就是一處“居民大樂園”。
????登北社區居委會探索了老城區社區服務的一種路徑,也是市北區近年來針對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大、區域面積小的情況,通過調劑置換、整合資源、改擴建和新建等措施,不斷加大社區服務用房建設力度的一個側面。
????據了解,目前,市北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平均面積由2011年社區規模調整前的457平方米提高到現在的708平方米,其中,有18個已達到了1000平方米以上,而且,這方面的建設正在有計劃有步驟的穩步推進,市北區每年將建設6-10處1000平方米以上社區服務中心列為政府實事,像呂清芝、黃秀琴等老人在登北社區呈現的 “祖孫樂陶陶”場景也將越來越普遍。(圖/文 張華 馬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