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蒙古馬生下法國良駒 落地身價十幾萬
無論是奧運會馬術比賽中優雅的盛裝舞步表演,還是馬術世界杯上扣人心弦的障礙賽比拼,在各大國際性比賽中,中國代表隊的比賽用馬幾乎清一色的是進口馬。昨日,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主持召開的“馬胚胎移植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現場了解到,隨著馬胚胎移植技術的日益成熟,目前已有6匹溫血良駒順利誕生在青島,這將對我國馬產業及馬術項目的發展發揮極大的帶動作用。
成果
內蒙馬產下法國良駒
昨天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位于即墨文化路的青島德瑞駿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只見一匹高大的棗紅馬兒旁邊,一匹小馬駒正歡快地圍著它轉,不時地鉆到“媽媽”的腹下吃奶,看到陌生人到來,小馬駒快速地鉆到媽媽腹下躲藏,它就是剛出生的寶馬良駒,小名叫 “德佳”。“‘德佳’的親生母親‘德后’和父親‘德隆’都是來自法國的塞拉法蘭西馬,品種非常優良,代孕媽媽則是中國的蒙古馬。”工作人員介紹說。記者注意到,兩匹塞拉法蘭西馬身高超過兩米,比國內馬高出了一個頭,體重也幾乎是國內馬的一倍,腿長而有肌肉,腳的形狀優美且強壯。高頭大馬在馴馬師的引領下,能靈活、穩定地完成各種指令,令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這樣一匹優良的賽馬從法國引進需要數十萬元人民幣。”
小良駒“德佳”是他們公司經過近三年的科學研究,將胚胎移植技術應用成功的典范。科研人員先是采集了法國賽拉法蘭西馬的精液,然后進行保鮮,待母馬“德后”進入排卵期后,將卵子也提取出來,精子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直至胚胎,然后將胚胎移植到蒙古馬的腹中。“這些‘代孕媽媽’也都是精挑細選,挑出中國內蒙古最漂亮的馬兒。”經過11個月的孕育成長,小良駒“德佳”今年9月5日出生了,到昨日才24天,但個頭卻超過普通國產馬駒5公分。包括“德佳”在內,今年已成功繁殖了6匹小馬駒,同時已成功移植并培育了65例馬胚胎,預計小馬駒明年降生。
價值
小馬落地身價十幾萬
受山東省科技廳委托,青島市科技局昨日主持召開了 “馬胚胎移植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據悉,青島德瑞駿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島農業大學與法國馬業聯合會(UNIC)、加拿大貝爾尼奇公司、莫瑞州立大學等合作自2010年開始進行“馬胚胎移植技術研究”試驗,歷時三年,該項目利用胚胎移植技術繁育的進口馬駒,于2012年8月陸續順產。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孫玉江向記者介紹了馬胚胎移植技術:先從國外進口的譜系優良種馬身上采精,選擇譜系同樣優良的供體母馬進行人工授精,技術團隊對胚胎進行檢測后,選出發育良好的胚胎移植到國產受體母馬的子宮中,而整個過程采取的都是非手術性的,而是采用沖胚液進行,以減小對母體的傷害。
“簡單地說,就是讓國外進口溫血馬彼此結合,繁育出胚胎后選用中國代孕‘馬媽媽’完成后期的妊娠過程。 ”青島德瑞駿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鄒志鋼介紹說,“自然情況下,馬的胚胎成活率大概在60%到70%,而我們這項技術的移植受胎率能夠達到85.7%,光這一項就屬于國際領先水平。因為馬的親生父母都出自名門望族,所以我們每匹小馬駒一出生價格就達到10萬-15萬元,這個價位是國產馬所遠遠不能及的,差不多是國產馬的10倍。”
鄒志鋼告訴記者,按照馬的生理周期,馬的孕期長達11個月,一匹母馬在自然情況下一年只能生育一匹小馬,這樣繁殖速度緩慢,從歐洲購買一匹純種馬駒的價格自然也高。而現在可以利用掌握的胚胎技術,一匹優良母馬理論上可以排10次以上的卵,然后由普通的國產母馬代孕,可以比正常繁殖提高7—8倍的后代數量。為了使供體母馬時刻處于最佳受精狀態、保證胚胎質量,目前實驗室一匹母馬一年可以繁殖5匹左右的寶寶。
代孕蒙古馬生下法國良駒 落地身價十幾萬
攻關
母馬代孕難在“情”上
雖然前景很美好,但是青島農業大學馬科學的負責人孫玉江教授坦言,馬要完成胚胎的制備與移植,困難比牛羊要大得多。利用超數排卵技術,牛一次能排卵20多個,而根據現在掌握的技術,馬一個月只能排卵一次,一次只能排一個卵子,而且只有卵子質量達到A級或B級才有價值進行移植,這給科研人員的試驗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這項技術的另一個難點在于“情”上。供體母馬和代孕母馬必須同天發情才能 “代孕”成功,如果二者的發情期時差超過了24小時,那么即使科研人員取得了一個良好的胚胎,這個胚胎也不能生長發育。而國內馬種和國外馬種的生理周期相差很大,所以需要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才能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激素調節技術。
在攻克了這兩個難題后,科研組為了能夠產業化推廣該技術,又在胚胎制備與移植的成本上下功夫。以前進行胚胎制備所需要的鮮精稀釋液和沖胚液都需要從法國進口,而現在科研組已經研制出了國產替代品,這使得胚胎制備與移植的成本減少了60%以上。
展望
加快我國馬匹改良換代
在昨日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遺傳學教授吳常信、內蒙古農業大學馬遺傳育種專家芒來教授、山東師范大學的生物技術專家李云龍教授、新疆農業大學馬科學教授姚新奎等專家組成的專家團認真聽取了此項研究項目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和經濟效益分析報告后,一致通過了對該項目的鑒定。
在專家提交的鑒定意見書上寫著:“馬胚胎移植技術研究”系統研究了馬的人工采精技術,成本降低了2/3。開展了精液冷凍技術研究,凍精受胎率達到45.5%。并利用中西結合方式實現母馬同期發情控制,同期發情率可達81.5%,并實現母馬超數排卵,母馬平均排卵數達到1.36枚。系統研究了馬的非手術胚胎移植技術,用自行研制沖胚液進行沖胚,成功率達到77.9%,效果與法國無顯著差異。開展胚胎冷凍技術研究,凍胚移植成功率達到60%。還建立了“馬人工授精技術程序”和“馬非手術胚胎收集及移植技術程序”,并在其它馬場推廣應用,共胚胎移植32匹馬,為產業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研究選題意義明確,技術路線可行,材料完整,結果可靠。在馬的發情排卵控制與檢測、沖胚技術及胚胎移植、精液稀釋液配制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進一步做好有關配套技術的研究,在更廣的范圍內推廣該項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遺傳學教授吳常信說。
“目前從全國來看,新疆、內蒙古是馬的生產主要基地,分別高達七八十萬匹,但品種多為本土馬駒,還有些是本土馬與國外純種馬的雜交。就拿我們新疆的‘伊犁馬’來說,國產的馬駒一般也就三四千元一匹,雜交的就要達到三四萬元,而純種的沒有低于10萬元,這就是差距。而此次青島科技局推動的 ‘馬胚胎移植技術研究’通過胚胎移植技術和建立繁育基地等形式,在我們本土就能繁育出純種的溫血良駒,購買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對馬產業的發展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新疆農業大學馬科學教授姚新奎評價說,該項技術可通過“統一購買馬匹,統一胚胎移植,分散各戶飼養,高價回收馬駒”的經營模式,提高農戶經濟收入,帶動農民共同致富。還可與我國馬匹存欄量較大的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區強強聯合,加快我國馬匹的改良換代,增加當地GDP和牧民收入,在合作雙贏中促進我國馬業的快速發展。
代孕蒙古馬生下法國良駒 落地身價十幾萬
新聞延伸
青島馬術將躍上新臺階
除了社會及經濟效益外,此項技術還將拉動我國馬術項目的發展。山東馬術隊的領隊、青島馬術協會會長鄒敬清指出,“據我收集的資料來看,僅2011年,中國從國外進口的馬匹總數達到了4000到5000這個數字。2009年我帶著青島馬術隊參加全運會,全場200多比賽馬沒有一匹國產馬。如果國內也能孕育出溫血馬,不僅進口的費用、運輸的費用都可以省去,而且‘中國生、中國長’還可從根本上解決退化的問題。”從國外引進一匹賽馬動輒幾百萬、幾千萬乃至上億元,不菲的身價使普通人對這項運動望而卻步。“天價”購買外國賽馬嚴重制約了我國馬術的發展,所以在這項技術獲得通過后,他也有了更遠大的夢想。
為了進一步推廣胚胎移植技術,孕育出更多的“青島籍”歐洲溫血寶馬,青島德瑞駿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將斥資3500萬元,在即墨鰲山衛海濱建設300畝的馬匹繁育基地,為馬寶寶打造專屬養殖基地。“到2018年,我們公司計劃繁育溫血馬1100匹,還希望通過技術推廣,在全國范圍內一共孕育4800匹國產溫血馬。屆時在奧運會的馬術比賽現場,希望能看到青島籍溫血寶馬的矯健身影。”(記者 孫靜芳)
上一篇:前海一線停車收費標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