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長假里大把花錢的并不是個例,10月7日,記者調查多位市民發(fā)現,8天假期花費千元以上非常普遍。在這些花費中,買禮物、份子錢占的比重較大,有人竟然隨出去1萬元的份子錢。
“整個假期有4場婚禮邀請我參加,我去了3場,另外1場雖沒去,但仍隨了禮金。算了算,正好1萬元。”家住李滄區(qū)永平路的市民周先生這個長假沒出去玩,說起長假的最大感受,便是一場接一場的婚禮。周先生告訴記者
對于長假開銷躥高的現象,采訪中記者聽到了多種聲音,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呼吁理性消費,尤其是一些人情花費,很多人希望節(jié)儉一些。
“現在每到長假,就成了還人情債的日子,搞得我現在一放假就害怕了。”采訪中,在島城一家大型超市上班的吳先生告訴記者,這個長假他僅婚禮就參加了 3場,還有1場是外地同學的沒有去,光是份子錢就出去了2400塊。“大家都選長假結婚,假期也就成了還人情債的日子,一下出去2400元,真是感覺開銷大了太多。”吳先生說,自己雖然月工資在5000元左右,但扎堆花費還是讓他應接不暇,也無奈發(fā)出了“長假傷不起”的感慨。
市民路先生則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人情往來自古有之。雖然長假的開銷比較大,但花的錢讓親朋好友感到了歡樂,而且增進了感情,也算花得值。當然,路先生也表示,長假開銷需量力而為,沒必要為了面子而高花費。“人跟人交往重的還是情誼,送人的東西有時不在多少,只要情誼表達到就行了。如果為面子而花太多錢,那這假期就過得累了。”(記者 李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