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網友搭平臺 網絡上掀起愛的颶風
“網絡并不是虛擬的世界,它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之所以6年來堅持在網絡搭建愛心平臺,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讓島城市民的愛心通過網絡匯聚起來,然后傳遞給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們。”說這話的是80后市民孫東升,作為青島新聞網社區市南論壇版主,6年來在網絡上搭建愛心平臺,通過發帖、召集志愿者等方式,匯聚社會愛心去救助需要救助的群體和個人。
孫東升最初在
在此后的6年時間里,孫東升以網絡為平臺,和一批愛心網友一起組織愛心救助和志愿服務活動。其中在社會引起較大反響的不少,如2007年2月5日,百年奧運讓論壇網友們行動了起來,之后兩年論壇活動的大主題就是“微笑奧運、環保奧運”,兩年時間,網友們把奧運橫幅帶到每一個角落,簽名橫幅達到500米,累計參與承諾簽名市民超十萬!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短短兩天時間里,市南論壇聯合青青島社區各兄弟版塊,由青島市紅十字會提供全程監督,在臺東步行街舉行了公益募捐活動!網友志愿者累計800多人次,募集善款15萬元。今年,由“故事”和他的朋友們發起的“網事如歌愛心基金”在青島市網絡文化管理辦公室、市紅十字會的指導下設立起來,主旨就是“依托網絡、扶貧幫困、助學育才、關愛社會”。
6年來耗費時間甚至金錢組織各種愛心行動,不拿一分錢的報酬,甚至連真實的姓名都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網友“故事”孫東升圖個啥?孫東升說,自己堅持組織和參與網絡愛心行動,除了內心樸素的社會互助意識外,還在于每一次的愛心行動他都能收獲感動。“記得我們在臺東步行街組織援助汶川捐款的現場,一位70歲的拾荒老大娘,竟然將她身上僅有的1元6角錢投到了捐款箱,當看到老人解開包著零幣的手絹時,我當場就落淚了!”
孫東升告訴記者,是網絡上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給了他堅持搭建網絡愛心平臺的動力。“沒有愛的網絡是冷漠的,讓網絡世界充滿愛,溫暖傳遞到現實社會。”(記者 劉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