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一張卡全城醫院都能“通”
我市青醫附院和市立醫院已先后施行醫卡通系統,但有患者抱怨醫卡通使用麻煩,無法同醫保卡兼容等問題。昨天記者獲悉,目前,市衛生部門已經考慮申請單獨發行居民健康卡,只有該卡發行,并且衛生系統各醫院使用了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統,才能真正實現就醫“一卡通”。
患者反映醫卡通不通
市民蔣先生家住市南區,前幾日感覺胃部不舒服來青醫檢查。在用醫保卡結賬過程中,他發
據了解,目前市區范圍內,只有青醫附院和市立醫院兩家醫院實行了醫卡通。患者就診前需要在掛號處先辦理一張醫卡通,提前充值看病。然而兩家醫院在實施醫卡通過程中都碰到了不少難題。不僅醫卡通和醫保卡之間未實現預存功能,不同醫院的醫卡通也存在無法通用的問題。
發行健康卡實現“一卡通”
目前,衛生部門已經考慮申請單獨發行居民健康卡,但具體發行日期尚未定下,只有該卡發行,并且衛生系統各醫院使用了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統,才能真正實現就醫“一卡通”。根據衛生部下發的《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試行)》,居民健康卡是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可用于居民身份識別、個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區域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等。醫卡通要全市通用,從規劃上來看,必定有掛號、繳費、儲值、信息儲存的功能,而且還具備設置密碼的功能,這一點和銀行卡十分相似,因為這一部分的系統是聯合銀行開發的。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經開始升級信息系統,第一批是海慈、中心和婦兒醫院,而根據市衛生局的規劃,第二批信息系統升級中,將包括八醫、膠州中心醫院和三醫、四醫、五醫、六醫、七醫、九醫、口腔醫院、阜外醫院等,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統、檢驗系統、影像檢查系統和電子病歷,這將是我市全面施行醫卡通的軟件基礎。
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完成信息化建設后,居民的健康檔案和每次就診的信息都將進入系統,患者無論是在大醫院還是小醫院,都可以看到病史和所做的檢查。(記者 田璐 劉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