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輸送2000余名人才
“我們學校每年有20多個冠名班畢業,都是青島市和周邊區域的知名企業,一般小企業也沒有訂單培養人才的意識和能力。”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辦公室負責人張慶來表示,學校從2008年啟動了第一個冠名班,3年的訂單式培訓結束后,迎來了這個班級的100%就業率,而且還都是高工資。
此外,記者還從青島海洋高級技工學校、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技工學院、職校
企業介入教學定向培養
記者調查發現,青島的技術工人訂單式培養是從2008年前后開始的,僅僅過了四五年的時間,冠名班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島城的技工學校和職校里,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目前正在運行的企業冠名班在青島足有三四百個,學生數量上多的四五十名,少的也有十幾名,而今年已經畢業的冠名班有近百個,絕大多數都選擇了下訂單的企業去工作。
“訂單式培養的主要專業是工科類,比如數控、模具、機械、焊接、工程設計等,教學計劃和車間實習都有企業的介入。”車景華告訴記者,企業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很大,教學計劃的調整、車間內先進設備的實習,以及學校為鼓勵學生而設的各類獎學金,都有利于學生成為優秀技工,而為了留住人才,有的企業直接把學生的在校時間也計算進了工齡,這樣上課就相當于上班了。此外,企業每周都派車間的工程師及培訓部門負責人來授課,將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帶進學校,不但提高了學生水平,也讓教學隊伍的層次獲得不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