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國際 > 正文

我國僅兩成多老人靠養老金生活 多數靠家庭供養

來源:新京報-- 2012-10-23 16:58:22 字號:TT

2050年我國老年人將達4.3億 僅2成靠養老金生活

2050年我國老年人將達4.3億 僅2成靠養老金生活

  聯合國人口基金與全國老齡辦于22日舉辦論壇。調研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以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只有24.1%,與2000年相比增長4.5%,同時,城鄉之間差異巨大。

  【老齡化】

  2050年老人約三成

  昨日,聯合國人口基金與全國老齡辦聯合舉辦“21世紀人口老齡化:成就與挑戰”論壇。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代表何安瑞在主題發言中介紹,在中國,老

年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到4.3億,占總人口超過30%。2050年每3個中國人中就將有1個老人。

  何安瑞介紹,預計到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將再翻一番,達到20億,占地球人口的22%,老年人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超過15歲以下人口。從世界范圍內,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最快,增速為3.2%,而總人口增速則僅為1.1%。比如今年,平均每秒鐘就有兩人慶祝他們的60歲生日,即每年有近5800萬人度過他們的60歲生日。

  【養老金】

  養老來源城鄉差距大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調研報告顯示,到2010年,我國老年人中,有24.1%主要經濟來源為離退休養老金。40.7%老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在2000年,主要依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比例為19.6%。另外,以低保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人,這10年也由1.6%增加到了3.9%。

  杜鵬分析,這10年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發展迅速,因此依靠養老金和低保生活的老年人比例有較大增幅。不過,橫向比較來看,在社保事業健全的發達國家,養老金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

  我國城鄉之間的老年人收入來源差異巨大。杜鵬介紹,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離退休養老金生活,但在農村,能夠依靠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僅為4.6%。杜鵬認為,我國社保體制仍存在城鄉二元結構,農村社保待遇相較城市較低,使得在農村能夠依靠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依然低于城市。

  ■ 調查

  女兒比兒子更孝敬父母

  北京大學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所做的“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顯示:在我國,女兒要比兒子更孝順。

  老人的成年子女中,女兒孝敬父母觀念指數平均比兒子要高出18%至35%。女兒與老年父母的情感關系要比兒子好30%。女兒女婿照料高齡老人的滿意度要比兒子兒媳照顧高出45%。而只有女兒的老人,死亡率比只有兒子的老人要低10%左右,這一點農村比城鎮更為明顯。

  曾毅介紹,這組數據是自1998年以來,六次跟蹤調查、累計入戶訪問90000人次得出的。

  曾毅認為,這組數據一定程度可以說明,尤其在農村,養育女兒的老年人所得到的回報要優于兒子。我國應該消除重男輕女的觀念,扭轉出生性別比升高的危險趨勢。

  三分之一老人空巢

  杜鵬介紹,到2010年,我國通常所說的老年空巢家庭共有4013.5萬戶,空巢家庭老年人口至少有6200萬人,占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

  有1824.4萬老年人生活在單身家庭中,生活中只有夫婦的老年人戶數為2189.1萬戶。而喪偶的老年人則達到了4748萬,其中70.4%為女性。杜鵬介紹,由于女性壽命比男性較長,喪偶老年人中,女性比例增多,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

  【北京】

  5個北京人 一個是老人

  截至2011年底,京籍老年人升至247.9萬

  新京報訊 目前,每五個北京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今天是重陽節,昨日,北京市老齡辦印發《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截至2011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1277.9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7.9萬人,占總人口的19.4%,逼近五分之一。

  據聯合國判斷老齡化社會的標準“65歲老人占地區總人口的7%以上”,北京已進入嚴重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速度還在加快。

  為應對老齡化,近年來,北京市多部門從就醫、日常照護、文體活動、精神慰藉等多層面,出臺優待政策。

  每天410人步入老年

  2010年,北京市1257.8萬戶籍人口中,235萬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年后,全市戶籍人口增長20.1萬,僅60歲以上老人比前一年增長12.9萬,是近年來單年漲幅首次突破10萬。平均每天,全市有410位市民進入老齡狀態;有近100位市民,步入80歲門檻。

  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分析,戶籍老人加常住非戶籍老人約280萬,相當于歐洲一個城市的人口。

  市老齡辦預計,十二五期間,北京市的常住老年人口將以平均每年17萬人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全市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360萬,占常住總人口的17.6%;北京戶籍老年人達到320萬,占戶籍總人口的23%。

  純老年戶人口達45萬

  截至2011年底,戶籍人口中純老年人家庭人口達45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8.2%,比上年增加0.7萬人。

  市老齡辦介紹,“純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齡都在60歲及以上的家庭,即包括獨居老人家庭,夫婦都在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家庭,也包括少量其他老年親屬同住的老人家庭,例如85歲的母親與60歲兒子同住的情況。

  16區縣中,純老年人戶人口最多的,依次是海淀區、朝陽區和豐臺區,分別為6.8萬人、6.5萬人和4.6萬人。

  全市共479名百歲老人

  截至2011年底,全市百歲老年人共計479人,比上年增加了45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339人。

  目前,北京市向90歲及以上老年人按月發放高齡津貼,95歲及以上老年人,由政府補助,就醫免費。

  ■ 追訪

  高齡化意味著什么?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高齡化,將伴隨出現養老的三大棘手問題:貧困,疾病,失能。一個人在80歲以后,失能進展非常快;面臨多種疾病威脅,以及養老金可能入不敷出的窘境。雖然我們還缺乏準確的評估,但可以估算,全市80歲以上老人中,半失能和失能者,超過一半。還有穿插在上述三大問題中的“孤寂”,老年群體普遍存在“面對不斷失去”的心理危機和考驗。

  如果大家關注養老,最應該關注這四大問題;如果我們對養老還有恐懼,那就應該科學認識人生的老年期,共同參與,爭取破解這四大問題。

  空巢、獨居老人養老如何解決?

  李紅兵:實際上,大多數的兒女,上大學或工作后,就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了。特別是像我們這樣一個城市,多數中青年人,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老人分開居住。應該說,更多老人,在兒女長大后,都處于空巢或獨居狀態。這就意味著,以兒女,以家族為基礎的傳統養老模式,面臨巨大的變化。純老年家庭里的老人,他們除了自己照顧自己外,更多要依靠社會資源,來解決養老問題。

  【老齡化之“最”】

  重慶為全國“最老”城市

  31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26個地區的老年人口超過了10%

  新京報訊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代表何安瑞介紹,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中國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

  2010年,重慶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7%,為中國“最老”的地區。而西藏60歲及以上人口不到總人口的8%,為中國最“年輕”地區。

  目前31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26個地區的老年人口超過了10%,而10年前的2000年,僅有14個省份達到這一比例。

  杜鵬提供的具體數據則顯示,以往老齡化程度排名第一的上海,則排名第六。老齡化程度排名前六的地區依次為:重慶、四川、江蘇、遼寧、安徽、上海。老齡化程度最低的六個地區分別為: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廣東、內蒙古。

  以往的地區老齡化研究中,東部沿海地區老齡化程度往往較高,排名靠前。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中國老齡科研中心主任吳玉韶介紹,以往地區老齡化研究更多針對戶籍人口。此次調研則主要以居住地人口為研究口徑,更加細化。

  我國在外流動就業的農民工數量龐大,形成了人口輸入地因為大量年輕勞動力到來,實際老齡化程度拉低,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上海、廣東等較發達的地區。而人口輸出大省,如四川、河南等地,只留下老年父母在家養老,因此實際的老齡化程度要高很多。

  杜鵬介紹,也正是人口流動的因素,使得我國農村地區出現大量的留守老年人。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程度,近10年來不斷上升,與城市老齡化差距不斷拉大,這是非常需要注意和研究的動向。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岳西县| 吴旗县| 东港市| 斗六市| 航空| 德化县| 纳雍县| 保德县| 洪江市| 东光县| 历史| 吉木萨尔县| 夏邑县| 宜丰县| 邵阳市| 崇义县| 长岭县| 塔城市| 革吉县| 南部县| 宝应县| 大名县| 常德市| 灵寿县| 无棣县| 敦化市| 瑞丽市| 三台县| 托克逊县| 南投市| 华阴市| 阳东县| 景洪市| 牙克石市| 南京市| 永仁县| 南郑县| 阜平县| 静海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