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第三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精神衛生法草案再次引發熱議,不少人大代表認為,出臺精神衛生法,對于用法律的力量保護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至關重要。24日記者就島城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等問題進行了探訪,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表示,現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條件非常苛刻,門診上確診之后,入病房還得再確診一遍。 ????住院先要經三名醫師診斷 ????草案中規定,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礙、是否需要住院治療,應由精神科執業醫師嚴格依條件和程序作出判定,以醫療機構作出的“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結論為依據。 ????目前醫院是如何收治精神病患者的呢?“患者住院有很嚴格的要求。”記者采訪時,市精神衛生中心醫教科董主任稱,患者到門診就診時,一般要經過三名精神科執業醫師診斷,其中有一名醫生必須是高年資的,主治醫師以上的。如果根據診斷標準,患者是精神病患者,需要住院的話,病房里會派一名護士下去把他們接到病房。 ????“接到病房之后還得再次診斷。”董主任稱,由于門診上只是一個初步的診斷,所以入院之后他們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問診、檢查,進入病房后的診斷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是3天的時間,這個時間內一旦確認是精神病患者,住院的時候需要填寫知情同意書,需要患者的第一監護人和主管大夫簽字,沒有第一監護人的就找親屬,如果患者沒有親屬,他們會聯系公安部門。如果在3天的時間內沒有確診的話,就不能收治住院。 ????“我們曾經遇到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的女子。”董主任回憶說,他從業近二十年就遇到這么一次,當時這名女孩還不到20歲,是單親家庭,她在家里總是發脾氣,甚至還動手打她母親,后來被她母親當成精神病患者 ,在110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不過經過他們的診斷,這名女子并不是精神病患者 ,后來就讓她出院了。 ????部分重型患者可由親屬決定 ????草案中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愿原則。診斷結論、病情評估表明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其實施住院治療:已經發生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的危險,或者不住院不利于其治療的;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 ????對于已經發生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的危險,或者不住院不利于其治療的,經負有監護職責的近親屬同意,醫療機構可以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負有監護職責的近親屬不同意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醫療機構不得對其實施住院治療。 ????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部李主任稱,目前從住院情況來看,病情比較輕的患者住院都是自愿的,不過重型精神病患者都是家屬簽字。精神病的特點就是病情越重越認識不到自己的病,所以這種情況下,讓患者自己簽字恐怕不可能,需要患者的近親屬來簽字。 ????聚焦草案新增條款 ????精神衛生法草案此前已經常委會兩次審議,提交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三審稿增加了不少規定:針對我國精神衛生資源不足的狀況,草案增加規定,要求綜合性醫療機構應當開設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治療門診,同時要求給予精神衛生工作人員適當津貼。 ????綜合醫院應開精神科門診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醫療機構在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方面的力量較弱,多數綜合性醫療機構沒有開設精神科門診。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表示,建議加強醫療機構的精神障礙防治能力建設。因此,草案三審稿增加規定:“綜合性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開設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治療門診,提高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能力。” ????精神科醫護人員可享津貼 ????洪虎說,目前精神衛生工作的突出問題之一是醫務人員收入低、風險高,為穩定隊伍,應當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給予適當津貼。因此,法律委員會經同有關方面研究,建議在草案中增加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醫療機構、康復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給予精神衛生工作人員適當的津貼。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程津培在審議草案時表示,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屬于高危行業,目前我國精神衛生的工作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這種局面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愿意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太少,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事精神衛生人員的待遇普遍偏低。 ????家庭成員應互相關愛 ????草案三審稿明確了家庭在精神障礙預防和患者看護方面的責任。草案規定,家庭成員之間應當相互關愛、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提高精神障礙預防意識;發現家庭成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幫助其及時就診,照顧其生活,做好看護管理。 ????在草案進行前兩次審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家庭關系在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家庭關系是否和諧,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著很大影響。 ????據《京華時報》 ????不能告訴重病號其真實病情 ????“精神病患者跟其他疾病患者就診時不一樣,病情越重了我們越不能告訴他們。”李主任稱,精神疾病患者在門診看病時,醫生了解病史往往不是讓患者來自述,而是通過他們的家屬或是朋友來了解病情。如果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他們會讓患者先到外邊等著,單獨跟患者家屬溝通。 ????比如說,一名抑郁癥患者 ,因為病情嚴重有了自殺的可能,這種情況下,他們跟患者說病情時會說得很輕,會安慰他說沒事的,吃點藥就好起來了,多說一些增加自信心的話,讓他們放心。“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 ,不能跟他們說詳細的病情,這樣反而會刺激他們,所以只能讓家屬簽字。” ????“現在醫院收治的重型精神病患者都是家屬簽字的,經過治療病情緩解了很多,有的直接好轉了。”李主任說,一個月前他接診了一名三十多歲的男性,這名男性因為工作上出現了差錯被單位開除了,被開除之后他情緒很低落,把自己關在家里不出門,慢慢地就出現了精神分裂癥。 ????李主任說,這名男子出現了幻聽,他總能聽到有人讓他從樓上跳下去,他自己知道跳樓的危險,不想跳,所以心里很痛苦,后來家人將他帶到了醫院。“這個病人癥狀已經很典型了,但是他自己不能辨別病的癥狀,不覺得自己是生病了。”李主任說,“這名男子住院后治療了一個月病情就緩解了,現在已經沒有幻聽了。”(記者 韋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