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近幾年來強勁的“逆勢上揚”,然而在進口葡萄酒品類快速擴張的繁榮背后,不斷蔓延的各種市場“亂象”卻也正在悄然蠶食著這一市場原本美好的前景。為此,來自歐洲、美洲等地的十多家國際正牌葡萄酒企業在剛剛結束的秋季糖酒會上集體發聲,宣言展開行業自律行動,規范市場秩序,確保消費者利益。這是迄今為止國際葡萄酒商在國內發起的最大規模集體維權行動,專家認為,目前遍布陷阱的國內葡萄酒市場有望由此改觀。 ????國際酒商掀起“自律風暴” ????日前,在由中國食品進出口商會指導主辦的第五屆“論道中國”葡萄酒高峰論壇上,來自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主要葡萄酒生產國的十家權重企業共同發布了一份《品牌宣言》。這份《品牌宣言》提出,“確保一流品質、實施品牌化戰略、堅持良性競合”是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重要供應商所應堅守的三項核心準則。各企業承諾將在堅守這三項準則上發揮表率作用,開啟一場進口葡萄酒供應商領域的行業自律行動。 ????作為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第一品牌的代表,法國CASTEL集團中國區總經理畢杜維表示,在未來的五至十年時間里,可以預見中國葡萄酒市場仍將處于持續而快速的增長階段。而發布宣言的各企業作為在中國市場占有較大權重的重要供應商,有責任為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完善中國市場的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消費環境和發展環境做出更為有力的貢獻。 ????無獨有偶,華南地區最大、最專業的美國葡萄酒進口及運營商十六區酒業也攜手美國第二大葡萄酒莊園豪客酒莊同期共同舉行美國葡萄酒鑒證會,聯合發布聲明正本清源,為十六區酒業“絕對美酒”正名,打響美國葡萄酒中國市場信譽保衛戰。 ????“雖然此前也有過如拉菲酒莊代表來華打假之類的局部維權活動,但本次葡萄酒新、舊世界的十數家國際權重企業齊齊發聲在行業中尚屬首次,如此大的規模,相信刮起一場市場風暴不可避免。”葡萄酒營銷專家趙先生說。 ????消費陷阱“挖坑”欺顧客 ????之所以高調呼吁行業自律,是因為目前國內進口葡萄酒市場種種亂象的蔓延,令諸多守序經營的進口葡萄酒供應商和經銷商都備受困擾。一家大型跨國酒業集團的內部人員感嘆:“一些不法經營者以次充好,甚至干脆假冒偽劣,不僅沖擊我們正規經營的業務,在低價的幌子下也令不少消費者上當,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剛從法國旅行歸來的胡先生氣憤地告訴記者:“以前聽朋友推薦了一種法國紅酒,我喝了覺得還行也向人推薦了。結果這次去法國旅游的時候想看看在那邊買同樣的酒會便宜多少,一找才發現,原來那邊根本就沒有這個牌子。但國內的經銷商給我們看的資料卻說這牌子是法國當地賣得很好的知名品牌,根本是騙人的。” ????據葡萄酒資深人士陳先生介紹,目前不法經營者主要有三種做法: ????一是模仿旺銷產品打擦邊球,用相似的產品名稱和外觀蒙騙不熟悉葡萄酒的消費者。進口葡萄酒都是外文,相近的書寫讓一般人很難識別,而對中文背標上的名稱,推銷人員可以用“翻譯有差別”很輕易地搪塞過去。 ????二是經銷商在國外低價采購一些品質較差的產品,在國內銷售時卻鼓吹是海外名品,以次充好牟取暴利。 ????三是有的產品干脆連中文背標都沒有,它們可能是水貨,也可能徹底就是假貨,但有部分知識不足的消費者還是會迷信這種“純洋貨”。 ????“最近,我又發現一種新的現象,有的酒開瓶后你會看到橡木塞上的LOGO跟瓶標上的LOGO不一致,明顯有問題。” ????過去一年里,有關進口葡萄酒市場“以次充好”、“傍名牌”和假貨泛濫的批評頻頻見諸報端。無論是“散裝酒貨輪公海灌裝冒充原瓶進口”,還是“打著某名莊旗號的產品在華一年銷量超過十年產量”,這些丑聞不僅沉重打擊了整個進口葡萄酒業界的聲譽和形象,也揭示出各種不良競爭行為對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深切損害。 ????提高品牌集中度對癥治“散” ????葡萄酒評論家把造成這些亂象的原因犀利地歸結于一個“散”字之上:正是進口葡萄酒在品牌和渠道層面上高度分散的現狀,阻礙了良好行業秩序的形成,也因此成為孕育各種市場亂象的溫床。 ????數據顯示,在2011年度以超過3100萬瓶的銷量雄踞進口葡萄酒市場第一把交椅的法國CASTEL,也只占原瓶進口法國葡萄酒總量的1/5左右。而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當年度法國葡萄酒占到原瓶進口葡萄酒總量的約一半。也就是說,CASTEL這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第一品牌,其市場占有率也剛剛達到10%。對比其他的主流大眾消費品,進口葡萄酒市場的品牌集中化程度明顯偏低。 ????另一方面,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市場環境的特殊性,使得進口葡萄酒的經營渠道處于極為分散的狀態。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11年我國有3863家葡萄酒進口商;而另據估計,經營進口葡萄酒業務的企業則多達30000家以上。如此多的企業競逐同一個市場,難免魚龍混雜。對于一些實力不濟的小進口商而言,采取不良競爭手段乃至非法手段,就幾乎成為了獲取盈利的唯一途徑。 ????上述葡萄酒營銷專家指出,要整頓進口葡萄酒產業的競爭秩序,規范市場環境,有必要提高準入門檻,促成品牌和渠道的集中化,改變目前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 ????政府出手行業洗牌進行時 ????上述跨國酒業集團員工呼吁,希望主管部門加強抽查監督力度,維護正規進口商的權益,保障正當、公平競爭。 ????記者之前從國家海關總署獲悉,總署已著手向多地海關摸底情況,研究針對灌裝、走私等的打擊辦法。 ????各地市場主管部門的打擊行動也越來越“給力”。據省經信委有關領導介紹,自今年2月全省深入開展“三打兩建”專項行動以來,我省酒類專賣管理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256人次,檢查酒類經營單位712間,立案查處案件68宗,搗毀制假窩點31個,查獲制假工具30多套,假冒偽劣酒類產品貨值達3200萬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8名。隨著我省酒類行業“三打兩建”工作的常態化與長效性,假冒偽劣酒類產品大舉退市。 ????而今年7月雙雙登場的《中國葡萄酒業十二五規劃》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在引發國產葡萄酒業變革的同時,也被普遍視為要求整頓進口葡萄酒市場秩序的信號。《規劃》已經將推進品牌集中化列為最重要的舉措之一。 ????消費者要養成看中文背標的習慣 ????■消費提醒 ????“面對目前進口葡萄酒市場魚龍混雜,各類產品良莠不齊現象,如何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公信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專營美國葡萄酒的十六區酒業負責人稱,所以我們希望正規企業聯合起來,對消費者進行系統的正面宣傳普及葡萄酒知識,提高消費者的辨別能力。 ????美國豪客酒莊代表斯蒂芬·梅里特強調,十六區酒業擁有豪客酒莊旗下加州金熊(MOSS ROXX)、三姐妹(3GIRLS)、88號淘金大道(ROUTE 88)、廊橋(LOUNGE BRIDGE)等多個品牌葡萄酒在大中華區的唯一代理權,讓更多的消費者認清十六區酒業的美國葡萄酒的“唯一”屬性。 ????十六區酒業負責人透露,實際上正品酒很容易辨認,現在多國葡萄酒都建立了產品信息追溯體系,以美國酒為例,消費者只需要登錄“GS1”網站便可以通過輸入條形碼數據查詢到所購葡萄酒的生產商、經銷商、進口許可等信息。如果查不到的就是有問題的產品。 ????畢杜維也對“堅持良性競合”做了明確的解讀:“良性競合就是拒絕惡性競爭。良性競合意味著企業把真正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完全交還給消費者。” ????“反過來,消費者也必須重視自己的知情權,養成看中文背標、要求銷售者出示海關文件等的習慣。”陳先生說。 ????據了解,在中國銷售的進口葡萄酒,必須貼中文背標,否則是過不了海關和商檢的,背標有兩種,一種是在國外的酒廠已經貼好的,這種一般都是給中國定制的酒,或者是生產前已經被預訂的,所以直接貼標,直接出口;另外一種就是比較常見的中國進口商進口的酒,這種酒本身在國外是量產的,正背標都是酒廠原先的設計,中國進口后在海關貼上中文標,然后通過商檢后進入國內流通。 ????“對于進口葡萄酒而言,只有正宗的原產地原瓶葡萄酒才能真正體現出美酒的優質,才能讓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中長期保持產品魅力和市場潛力。”十六區負責人說。(記者 周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