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島10月26日電 董家口港區位于山東青島南翼的瑯琊臺灣,港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碼頭岸線長約35.7公里,距岸1000米水深可達-20米,被稱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優良深水港。
????2011年初,國務院批準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至此,以海洋為主的藍色經濟在中國沿海迅猛發展,藍色效應突發裂變,董家口港也從此進入快速成長期。
????金秋十月,中新社記者隨山東藍黃“兩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探訪團來到這里,感受董家口港區日新月異的變化。
????記者探訪董家口港區時,正值一搜來自南美巴西的大型礦石船正在緩緩靠近有這個這座有著世界最大碼頭之稱的海港,碩大的巨輪在藍天碧海下與港口橘紅色卸船機伸展的巨大抓臂交相輝映,展現著這一國際大港的獨特神韻。
????“這是一艘25萬噸級的大型貨輪,吃水深度17米,載貨23.5萬噸”。身著橘紅色工裝的孫波對記者說,這已是這個月來的第11條大型貨輪駛進了董家口碼頭。
????孫波是青島港董家口分公司的一位生產副經理,在青島港工作已有30年。
????這位“老碼頭”指著伸展在空中的卸船機抓臂告訴記者,這一卸船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每小時可以卸貨3500噸。他強調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卸載機完全是來自國產。
????據孫波介紹,董家口碼頭長510米,有著40萬噸級世界最大的深水泊位,碼頭上的運輸皮帶機達到6000多米。這座碼頭僅用363天便建成投入使用,一時被稱之為青島的“西海岸速度”。
????當地官員管新波26日在受訪時稱,董家口港區是中國目前批準建設的最大深水港,港區規劃有3個專業港池,設計泊位112個,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達到3.7億噸,實際運營通過能力將達到6億噸以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共倡導的發展海洋藍色經濟迅速得到提升,走向海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而董家口港正是中國藍色經濟的裂變效應催生的成果。
????孫波說,當年他在青島老港區開始工作時,港口吞吐能力不過2000多萬噸,現在整個青島港到了4億噸左右。管新波說,2003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為1.4億噸,預計到2016年,董家口港區將建成泊位50個以上,新增貨物吞吐能力達到3億噸,等于再造一個青島港。
????有著119年歷史的青島港是中國特大型港口,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孫波表示,董家口港的建設讓青島港走進了世界特大港領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依托董家口港深水大港的優勢,當地臨港產業也迅猛放射。目前,已入駐和正在推進的項目達到19個,總投資達到19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石化煉化、青鋼搬遷、海灣化工、海工裝備、新能源汽車、民用直升機、LNG新能源綜合利用等10個項目投資超過百億元。
????2009年,中國交通運輸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了《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總體規劃》,使董家口港區成為青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港以大宗散貨、液體化工品及雜貨運輸為主,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依托、中國首個“地主港”的創新試點。(記者 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