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楊大可:讓窮山坡結出“希望果”

來源:新華網2012-10-29 15:50:51字號:TT

 

 10月17日,楊大可和他雇傭的農民在重慶市云陽縣高陽鎮新開辟的種植基地上合影 本組圖片由黃俊輝攝

  新華網重慶頻道10月24日電 戴著眼鏡,一臉書卷氣的大學生畢業后返鄉創業,帶著鄉親們種植水晶梨,數年間讓村里家家戶戶增收萬元,讓窮山坡結上了“希望果”,他就是剛當選為十八大代表的重慶市云陽縣雙土鎮無量村黨支部副書記、云陽縣大果水晶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大可。

  無量村坐落在云陽縣雙

土鎮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上,坡陡溝深,交通滯后,土地貧瘠。當地干部告訴記者,10年前當地人均年純收入不到300元。然而,就在村里青年人大都想“跳農門”時,一只“金鳳凰”反而飛了回來:村里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楊大可,居然要帶著畢業于西南財大的妻子楊永瓊回來做農民。

  那時楊大可剛從四川大學畢業,在成都一家公司上班。他深思熟慮后,毅然和妻子放棄了“白領”生活,回到無量村承包了288畝荒山荒地種梨。“消息傳出,不少鄉親不理解,有的說我想出風頭,有的說我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還有的說我神經有點問題。”楊大可說,父母一開始也反對,認為農家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創業風險太大,萬一有個閃失咋辦?

  楊大可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并非一時沖動:一是自己熟悉農村,對荒山土坡有感情,別人不能吃的苦自己能吃,這是一大優勢;二是云陽縣是柑橘種植基地,沒人種梨,但無量村“亂石窖”晝夜溫差大,氣候和土質獨特,非常適合梨的生長。“我看準了項目,下了決心,3年之內要爭取干出名堂。”

  村民們說,剛開始創業時,楊大可帶著妻子和父母起早貪黑,到亂石堆里開山劈石、壘土挖坑,嚴冬里天寒地凍也不顧。為方便干活,楊大可在山上搭了幾個窩棚,困了就鉆進去休息。最困難的時候,家里差點揭不開鍋,連電費都交不起。然而,他一刀一鋤地清理干凈了200畝的荊棘茅草,挖成3萬多個標準樹窩。之后,他和父親前往湖南懷化,引進了原產韓國的大果水晶梨種苗,一窩窩栽上。2002年9月,黃燦燦的梨子首次掛滿枝頭,3萬多斤梨共賣了近6萬元。楊大可“發”了。

  然而,他不滿足于個人致富。“是黨員,就不能只顧自家富,而要闖出一條鄉親們都能致富的路子來!”楊大可走村入戶,帶領村民們種梨致富。為消除村民們的疑慮,楊大可與村民簽訂協議:種苗提供給村民,包成活、包技術、包回收,成活率不低于95%,掛果后再付種苗款,梨子高于市場批發價回購。同時無償搞技術培訓。幾年來,他為果農作技術指導1000多次,先后跨鄉鎮培訓果農2000余戶。

  為擴大產業規模,楊大可一面請鎮黨委出面協調,一面聯系縣林業局、縣農委、縣供銷聯社等單位,成立了云陽縣大果水晶梨種植專業合作社,自己當選為合作社理事長,成立產業黨支部,實行“合作社+基地+種植戶”運行模式,發動黨員帶農戶,抵御市場風險。他還牽頭注冊了“大可水晶梨”特色鮮果商標,水果暢銷重慶、成都、武漢、宜昌等10多個大中城市。

  如今,楊大可借助發達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經驗,在無量山推出了“山上種樹、樹下種草,草地養畜、畜糞肥地,養蜂授粉、農業觀光”的立體生態農業模式。在他的帶動下,全鎮有3000多農戶參與種植,平均每戶光憑大果水晶梨一項就有3000到5000元的收入。

  楊大可的付出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近年來,他先后榮獲“全國科普惠農新村計劃先進個人”“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重慶市勞動模范”“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記者 王曉磊)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江陵县| 全椒县| 株洲县| 北川| 邮箱| 滨州市| 龙口市| 淮北市| 临沂市| 吴江市| 分宜县| 韩城市| 四子王旗| 长垣县| 万宁市| 璧山县| 湟源县| 青海省| 柳江县| 济源市| 徐闻县| 新邵县| 常宁市| 江都市| 屯留县| 库尔勒市| 区。| 洪湖市| 宁晋县| 洛扎县| 湛江市| 铁岭县| 托里县| 稻城县| 郑州市| 阜城县| 麦盖提县| 上蔡县| 滦南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