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30日,隨著青島膠州灣隧道和大橋的正式通車,“大青島”拉開序幕,青島樓市也隨之步入“橋隧時代”,包括開發區和膠南在內的西海岸樓市成為了青島樓市中最具活力的板塊。但隨著橋隧的利好漸漸被消磨以及隨之而來的樓市調控,西海岸新房庫存量居高不下。昨日,隧道通行費下降的消息正式發布,這一利好將給西海岸樓市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
新房庫存位居全市前列
天塹
昨日記者登錄青島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官方網站看到,截止到昨日下午6時,青島的新房總庫存量高達161132套,可售樓盤數達1440個。其中膠南、黃島等區域的庫存量高達1萬多套,分別是膠南16944套、黃島15999套、城陽13495套、即墨11206套,從中可以看出整個西海岸的新房庫存量已經超過35000套,占全市的五分之一還多。且膠南、黃島在七區五市的樓市存量中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可售樓盤均在200個左右,并且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
在巨大的存量房壓力下,降價已經成為目前西海岸特別是開發區樓市最強勁的聲音。特別是傳統的剛需樓盤板塊降價最為明顯,如秀蘭·禧悅山推出高層房源均價6000元/平方米,掀起開發區降價的大幕,此后,青橙時代、萊茵小鎮也紛紛跟進,剛需市場回歸理性。
短期內成交量有望增加
那么在此現狀下,隧道通行費的降低是否能提振西海岸房地產市場,改變其較為低迷的現狀呢?開發商、購房者對此又是如何看呢?
開發區一高端豪宅銷售負責人說:“作為豪宅的客戶群體,三五十元的通車費對他們而言不是多么大的經濟負擔,但此次新政傳遞的信號會讓他們更加敏感。”這名負責人分析認為,這一重要舉措將會把隧道給西海岸帶來的影響提高到新的高度,預示著今后住在西海岸、工作在東部的生活模式不再是一種負擔,市民可以一邊以相對較低的居住成本自由享受西海岸的親海生活,一邊打拼于市南區的繁華區域,而且西海岸新區的規劃、隧道通行費用的降低將會帶來西海岸經濟的騰飛,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會引導更多產業向西海岸戰略轉移。位于青島市區與西海岸新區連接咽喉位置、擁有青島最佳海邊資源的鳳凰島也將會逐漸成為青島市新的經濟、文化和生活樞紐,整個地區價值將會得到提升,在這片區域里占據最核心資源、獨占性資源和不可復制性資源的項目將成為區域價值的引爆點。
“眼下西海岸樓市確實不太理想,隧道調低通行費帶來的刺激有限,但這給了部分購房群體一個出手的理由,尤其是在開發商不斷降價促銷之下。另外開發商也必將拿此次新政做文章,炒作、搞促銷,所以短期內應該是會帶動西海岸的成交量。”太平洋房屋山東總部總經理林憲周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