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此舉是為激勵學生,培養學習積極性
專家:該模式易給孩子灌輸不應有的等級觀念,應理性看待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邯鄲館陶縣留莊中學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行軍銜制。記者了解到,該校是個有著800名學生的小學,“軍銜制”是從今年9月起實施的。該校校長稱,此舉改變了以懲罰為主的管理模式。“一個月來,效果不錯。”不過有專家表示,該模式易給孩子灌輸等級觀念,違背了教
網傳
邯鄲一學校實行“軍銜制”
10月28日,有網友在邯鄲一網絡論壇上發帖稱,“邯鄲館陶縣留莊中學實行軍銜制,最高銜上將。”帖子中介紹,該校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魅力學生,就制定了“軍銜制”激勵升級管理模式,共設士兵、少尉、上尉、中校、大校、中將、上將等7種軍銜,最高軍銜為上將。
10月29日上午,記者在微博上也發現了類似信息。有網友戲言,“學校里沒有學生了,都是士兵和將軍。”
記者注意到,對于該校的做法,網友們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網友認為,此舉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網友“honey彤彤地盤”就評論認為“不錯”。但也有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擔心,認為這種激勵模式會是“綠領巾”現象的變形。網友“Jorietha”就評論稱,“這不就是明顯的等級制度嗎?一枚勛章都沒有的人會不會遭鄙視啊?”
學校
“是為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留莊中學只是一個小學,校內共有800名學生。29日上午,該校校長平獻超向記者證實,學校確實在實行“軍銜制”激勵升級管理模式,“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平獻超介紹,學校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包括紀律、衛生、學習等,發放“文明守紀小標兵”勛章、“學習小先鋒”勛章、“環保小衛士”勛章及全能勛章,“無論哪個方面進步了,或者表現積極,都會獎勵給孩子一個勛章”。平獻超說,集夠了10個勛章,就能得到一個士兵的稱號。按照規定,集齊10枚為士兵,20枚為少尉,30枚為上尉,40枚為中校,50枚為大校,60枚為中將,70枚為上將。“學校對評選出的上將和中將獎勵遙控飛機、遙控汽車等獎品。”
平獻超告訴記者,以前,學校是以處罰為主的管理模式,“激勵升級管理,也是跟其他地方學的”。自從今年9月實施以來,效果不錯,目前,學校里已經有很多孩子是“士兵”了。
專家
莫讓爭當“上將”成最終目的
針對網友擔心“此舉是‘綠領巾’教育的變形”的說法,昨日下午,記者電話采訪了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 (微博)博士。
“這種做法違背了教育的本質。”熊丙奇認為,無論學校選擇此管理模式的初衷是什么,其實際卻將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灌輸給孩子的是不應該有的等級觀念。
河北辰昊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偉旗則從兒童心理角度分析說,這種“激勵手段”應理性看待。
“作為一種激勵孩子的手段,關鍵是實施過程中要把握好度,此外,這種模式需要嚴格的規章制度相配合。”張偉旗認為,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學生爭當“上將”成了最終目的,那么就背離了其初衷。(河北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