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青島頭條 > 正文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將變青島城隍廟 曾誕生首批百萬富翁

來源:青島早報-- 2012-11-01 07:05:31 字號:TT

    創業艱辛 “逼”出第一批萬元戶

    在小商品市場經營箱包生意的田德智和姜濤一樣,當年也是因家里貧困被“逼”著走上經商之路。1981年,田德智18歲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家里兄弟姐妹又多,因為他大爺在青島,他于是背井離鄉來青找門路。一沒技術,二沒資金,田德智找了不少工作都以碰壁告終,最后發現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有不少人在擺攤賣貨,他于是硬著頭皮干上這行。“當時即墨路還是以倒騰

勞保用品為主,就是把國營企業里職工用不完的手套、自行車套等東西,低價收購后加個三五毛錢賣出。”回憶起自己的創業故事,田德智多次提到“不容易”這三個字,當時的攤位就是在兩棵樹中間掛一根繩,每天的貨物都是用獨輪車推著,而他的創業資本還是在箱包廠工作的大爺給了他126元的貨,他賣完后再去進貨,就這樣一點點將生意做大。“剛開始一天掙十幾塊錢,后來一天就能賺三四十元,到了1989年,我們這里很多人都成了地地道道的萬元戶。”

    說起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創業者,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即墨路第一批創業者、目前仍在市場經營箱包生意的冷延樂,前年經過業戶一致推薦成為即墨路商會會長,自此他也成為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對外的“發言人”。“創業要想成功沒有不艱苦的,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站在自己的箱包店前,冷延樂侃侃而談,曾經創業的艱辛已成為他美好的回憶。“最開始我們擺攤是販賣咱青島本地的毛巾、布匹等生活用品,后來才開始到外地進貨。”冷延樂說,當時交通工具不發達,他們到南方進貨只能坐船去,他仍然記得到上海一張最便宜的底層票要6.8元,他們一般是40多個人組團去進貨,無論男女都躺在底艙的席子上,而夏天,通氣不好的船艙里溫度將近37℃,一路顛簸根本無法入睡。為了省錢多進貨,冷延樂和同伴們都是帶著煮好晾干的面條,在路上餓了用水泡著吃,吃到終點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但大家伙都忍著饑餓和疲憊,一下船趕緊去市場挑選貨物。

    冷延樂回憶說,1981年到1983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經營的商品以賣本地的貨物為主,市場業戶們賣的是社區加工的服裝和青島國棉廠、服裝廠生產的布匹。1983年市場擴大到周邊幾條街之后,他們進貨的渠道也逐漸擴展到廣州、上海。“當時社會對擺攤做生意的人還是有偏見,在即墨路擺攤的業戶都很自卑,出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什么,因此當時的商販們特能吃苦,大家都有個信念,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冷延樂表示,當時電視上流行的服飾,一星期左右就能到青島,而上海如果有什么新款式,3天之內就能到各個小攤,由于滿足了當時顧客對潮流的追逐,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名氣也越來越大,而業戶們的腰包也逐漸鼓了起來。

    據介紹,早在1997年之前,一批在這里造就的百萬富翁紛紛開始向外投資,如今他們中很多人已是島城有名的中高檔餐飲企業、大服裝公司的當家人,例如紅領西服、海恩服飾、新龍源大酒店等知名企業的老板曾經都是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業戶。

    古街復興 百年古街推陳出新

    買小商品去即墨路,這成了青島人延續多年的口頭禪,而國內和國外的游客來青島也是必來即墨路。冷延樂介紹說,即墨路商圈歷史其實很久遠,這里的商圈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青島大鮑島原住民的街頭交易市場,在1900年青島開埠后發展成為“華商云集之地”,瑞蚨祥、宏仁堂等中華老字號,都見證了這塊寸土寸金土地的繁榮史。“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從1980年正式建立,隨著名氣漸大,政府也越來越重視,1990年,青島確定的第一項工程就涉及到讓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退路進室,這也就是為什么小商品城又被青島人稱作‘901’的原因。”對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發展歷程,作為即墨路商會會長的冷延樂了如指掌,1997年由于曾經的老即墨路市場飽和,市場整體搬遷至聊城路室內,雖然搬離即墨路,但因為“即墨路”這一響當當的招牌,名字被保留了下來。

    “市北區希望像著名的上海城隍廟商業街一樣,將小商品市場打造成青島版‘城隍廟’。”冷延樂帶領記者參觀時,指著聳立街頭的仿古牌樓介紹說,精致的牌坊上用金漆書寫了 “大鮑島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幾個大字。據悉,光是牌樓就專門邀請了蘇州的10位畫師前來繪制,整個商圈的改造風格參考上海的城隍廟而建。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管理所所長張福盛表示,通過陳年商脈打造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容光煥發,重新開門納客客流量大幅增長,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循著即墨路名號紛擁而至,集餐飲、購物、旅游于一體的青島“城隍廟”已成為城市旅游的新坐標。“剛加盟青島雙星籃球俱樂部的NBA巨星麥蒂也來小商品市場買東西了。” 10月28日下午,張福盛趕緊將這一消息告訴記者。

    相關新聞 小商品市場島城“遍地開花”

    “這么多年過去,我對即墨路始終難以割舍,無論生意做到哪里,這里都是我們的根。”以姜濤、冷延樂等為代表的即墨路老商戶致富之后并不忘本,他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后,又繼續為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出謀劃策。成為即墨路商會會長的冷延樂除了帶領市場內2000余家企業、業戶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外,更重要的精力則放在如何為老業戶們尋找新的商業機會。

    細說青島市小商品市場其實真不少,北部即墨服裝批發市場全國知名,而浙商重金打造的義烏小商品市場也開始發力,市北區利津路小市場已成為著名的婚慶婚宴一條街……對此,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專業固定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在青島已有十余家,這些小商品批發市場已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接下來如何做好小商品市場的培育和推廣將成為重點工作。(記者 錫復春 王建亮)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定襄县| 长垣县| 河源市| 和平区| 大竹县| 伊宁市| 吉林省| 乐平市| 旬阳县| 麻栗坡县| 五家渠市| 综艺| 玉门市| 松阳县| 建瓯市| 龙海市| 固镇县| 库伦旗| 陵水| 新平| 湄潭县| 浠水县| 耒阳市| 广丰县| 宣武区| 周至县| 河源市| 柳河县| 古浪县| 商城县| 巴彦县| 玉门市| 洪泽县| 青铜峡市| 镇康县| 罗田县| 图们市| 日喀则市| 京山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