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青島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全長25.2公里的地鐵M2號線一期工程仿佛一條紐帶,將遼寧路商圈、臺東商圈、香港中路商圈、嶗山商圈及李村商圈串聯于一線,加速了我市商業集群發展。為了緊抓地鐵建成后帶來的巨大人流、商流,各大商圈加快了升級換代。
臺東商圈
擁堵難題靠地鐵破解
臺東商圈,平日每天客流量約20萬人次,周末達到30多萬人次,節假日近50萬人次……這還僅僅是
不過在這繁榮的背后卻掩蓋不住日益擁堵的交通給商圈發展帶來的制約。“因為交通擁堵,停車位緊俏,一些有車族放棄了來臺東消費,但他們其實是最有消費力的。所以我們都盼著地鐵趕緊建起來,有了地鐵,人流轉起來,就不會在臺東堵成一個死疙瘩。”一品牌服飾專賣店店長劉女士對記者說。
走訪臺東時,記者注意到,人和路舊城改造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臺東郵電局及當代廣場改造也即將展開。人和路舊城改造項目規劃建設3座集住宅、商業和辦公于一體的綜合建筑,3個地塊地下部分相連通,規劃設計為5層,作為地下車庫、地下商業和配套設備用房,建設停車泊位800個左右,還將與地鐵2號線臺東站連接,方便市民換乘。
而臺東郵電局及其緊鄰的當代廣場將改建成城市綜合體與城市廣場兩大地標性建筑,改建后可提供約540個停車位,內有地鐵出入口。
李村商圈
商業巨頭紛紛落子
提起過去李滄的商場,居住在下王埠的張華菱頗多感慨。她說,十多年前,李滄商圈的商場只有嶗山百貨、利客來和北方國貿這三家,在張女士的印象中,10年前的李滄商圈有點混亂、擁擠,相比中山路和臺東商圈,檔次低許多,年輕的姑娘小伙常常乘公交車輾轉到中山路或者臺東去逛街淘衣服。
而近年來,伴隨著地鐵規劃出爐,李滄商圈不斷成熟和發展,這里已經成為商業巨頭云集、備受消費者青睞的中心商圈。中海、萬達、銀座、蘇寧、偉東、寶龍、百通等一線商業巨頭紛紛在商圈落子,投資總額高達300億元。其中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分別在此擴建連鎖,寶龍城市廣場等商圈新貴也相繼營業。由萬達集團投資打造的第三代商業地產項目——李滄萬達廣場已于9月底正式營業。擬打造亞洲首個河谷主題購物公園的偉東·樂客城項目主體也封頂,將于年底前開門納客。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李滄商圈的商業交易額達到250億元,商圈客流量日均8萬左右。
隨著商業服務配套設施的完善及地鐵的開建,“工作在市南、居住在李滄”變得不再那么讓人糾結,李滄早已成為很多年輕白領的首選居住區域,這直接導致其新房成交量連年來高居市內四區榜首。
嶗山商圈
后起之秀不可小覷
“2008年我們結婚時手里錢緊張,只好跑到深圳路來買房子,哪知道這兩年深圳路發展這么快,而且地鐵也規劃到這兒了,俺小區房價已經從當初的6000多元漲到了一萬三四千元,翻了一番還不止。”家住青建尚東區的居民李菁菁笑著說,入住兩年后,在同安路與海爾路路口,一座集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體——證大大拇指廣場拔地而起,如今她無論是買菜還是帶兒子逛街娛樂都很方便。“現在我們都盼著地鐵建成通車,到時無論是上班,還是去李村都非常方便。”李菁菁說。曾經的李山東路、如今的深圳路正在經歷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目前,市規劃局正會同市建設主管部門,組織多家設計單位對深圳路和遼陽東路路口改造方案進行論證,規劃建設立交橋。另外,南北主干道深圳路也將繼續建設,根據規劃,深圳路是一條南北向城市主干道,規劃紅線寬度為30米,深圳路株洲路以南段、銀液泉路已建成通車,尚有福臨萬家段尚未建設,目前方案設計已經完成。道路不斷拓寬與打通的同時,兩側的城中村改造也拉開了序幕。
經過近10年的發展,嶗山商圈已形成啤酒城和遼陽西路兩個中心,并日益發展成高檔消費區。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青島博物館、極地海洋世界、青島大劇院、青島體育中心等服務型公建全部匯聚于此,近年,利群、麗達、中央大道、證大大拇指商業廣場及永新國際廣場等一系列商企也順勢入駐嶗山。(記者 孫靜芳 制圖 司海英)
????地鐵加速商業集群發展
????臺東商圈與李村商圈是島城人氣最高的兩大商圈、香港中路商圈是島城高端商貿集聚區、遼寧路商圈為島城電子科技特色商圈,而嶗山商圈目前是島城最具成長潛力的商圈。擁有不同商業業態及特色的五大商圈通過地鐵M2號線實現了人流和商流的互動,加速了青島商業“集群”發展的進程。
????“集群化”是現代商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所謂集群化是指某個特定產業中相互關聯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的若干企業和機構的集合,具有很強的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目前,我市臺東商圈、香港中路商圈、嶗山商圈及李村商圈等市級商業中心已經形成規模:大型商業聚集、中小商家扎堆、多元業態并存,“集群”發展態勢日益凸顯。地鐵M2號線同時連接起島城幾大成熟商圈,它承載的巨大客流量除了進一步繁榮原有商業中心以外,還將進一步擴大商業集聚區的范疇,可見地鐵M2號線將成為青島商業 “集群”發展新的契機。“在地鐵經濟的推動下,不同地鐵線的換乘樞紐自然是這一輪商業集群化發展中的焦點,可以想象,臺東商圈、李村商圈、香港中路商圈作為傳統商業中心日益壯大,中山路商圈將走上復蘇之路。”科威國際不動產青島區域總經理孫杰指出,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相信隨著地鐵建設的推進,會在一些樞紐站附近誕生新的大型商業中心,地鐵沿線站點形成中小型商業中心,從而改變島城少數幾個商業中心為主體的商業結構。
????除了地鐵周邊的區域商業以外,地鐵商業非常重要的一項便是地鐵站內及周邊的地下商業。一般情況下,地鐵出口步行5-10分鐘是最佳的人流聚集地,也是地鐵商業黃金選擇區,這一部分無論是地下商業還是地上商業都將擁有龐大的消費人群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地下交通造就了地下商圈,這些地下商圈與地上商業的有機結合,會使島城形成立體的商業網格局,進入立體商業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