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者謀勢——規劃引領夯實跨越基石
8月初,備受關注的膠州市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正式出臺。根據規劃,各鎮辦將結束以往混雜著各個產業的工業園模式,走一鎮一業,產業集群的發展道路。
據膠州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整個產業發展規劃把膠州市總體定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最具有活力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成為半島物流中心、先進裝備制造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此次規劃突出區域特
今年以來,膠州市秉承規劃引領、綱舉目張的理念,出臺了全市產業發展規劃、城市基礎設施三年發展規劃等,物流產業規劃、大沽河生態產業帶規劃、濱海新區空間戰略規劃、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等數個重要規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編制中。
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靈魂,規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水平。一個地方規劃編制的好壞決定著這個地方城市的個性、特色和魅力。
“今年的規劃編制工作是我們局成立以來編制密度最大、范圍最廣、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特別是濱海新區、國際物流港、大沽河生態產業帶的規劃編制同步推進。”膠州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專門成立了專項小組,加班加點,想盡一切辦法把編制任務往前趕。”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膠州市在規劃質量上一點兒不含糊,所有規劃均是高起點、高標準。全市產業發展規劃聘請美國科爾尼公司進行編制,濱海新區及膠州灣產業新區的規劃由市規劃局與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完成,這些參與編制設計的公司均是各個領域的“個中翹楚”。
規劃是綱,綱舉目張,所有的發展脈絡都清晰起來。譬如,在規劃龍頭的引領下,濱海新區將整合產業新區、少海新城、膠州經濟開發區,構筑起130平方公里的藍色高端裝備制造業集聚區,為膠州打造藍色高端制造業基地拉開了宏偉框架。
在確立規劃龍頭地位的同時,“三規合一”的思路也被膠州大膽引入規劃編制中,產業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規劃在內容上得以彼此銜接,很好地解決了過去各自為政的規劃編制方式。
“規劃的科學性與嚴肅性決定了規劃一旦確定,任何一處變動或修改都將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以往,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規劃,有橫向也有縱向,各部門各自為政制定的規劃出臺時間先后不一致,銜接不順暢,協調解決相當費力,有些規劃彼此打架,甚至最終影響區域經濟發展,成為備受社會各界詬病的硬傷。”一位規化界人士介紹說。
事實上,相對于“三規合一”理念的提出,務實的膠州人更看重“三規”統一編制的過程:整合各類規劃資源,打破部門分割、地域限制,同一平臺,同步編制,溝通協調前置,完全不同于傳統規劃思路各自為政的做派。
“‘三規合一’的做法解決了不同規劃不能擰成一股繩的問題,將城市發展目標、產業體系與空間保障高度融合,各部門規劃之初就協調好,從源頭上解決了問題。”膠州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