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坐上了安全、寬敞、舒適的專用校車,十分高興。
孩子上下學的安全時刻牽動著父母的心,而近年來各地頻發的上下學交通事故,讓“校車”這個詞的關注度大為上升。2012年,青島市推進配置600輛專用校車,實施財政補貼確定為市辦實事之一。截至今年10月份,青島在城陽區、開發區、平度市、萊西市、膠南市、即墨市和膠州市等區市配備了專用校車623輛,解決了31016名學生的上下學難題。另外,青島
一輛“黑面包”竟塞20人
11月1日早晨7時,一輛黃色的“小鼻子”校車駛進開發區紅石崖高李溝社區,在開發區大村小學上五年級的管彤和其他20多個小朋友一起,揮手告別父母,開開心心地坐上了去學校的校車。
管彤的父親管慎才告訴記者,專用校車到來之前,高李溝社區孩子們去5公里外的大村小學上學,家長要騎自行車送,或者包車接送。管慎才和幾個家長,每人每月出50元錢包了一輛沒有運營資格的面包車負責接送孩子,看著是比自己送省事了,但管慎才卻從此過起了提心吊膽的生活。
“那輛面包車的載客量也就是七八個人,結果車主能一下子塞進去20多個孩子,小面包車擠得滿滿的,孩子在車上別說坐了,連站的地方都不好找,孩子都抱怨‘每天不是坐上去,是擠上去的’,上下學的路還都是崎嶇山路,我們都知道超載很危險,可是沒有辦法,只能天天盼著千萬別出事。”管慎才說,那段時間他最不愿意聽到的新聞就是哪個地方又出校車事故了,“孩子一上車,我的心就揪起來了,每天都很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