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美的少海湖,引來不少垂釣者。
如今的少海濕地植被豐饒。
改造前,這里是一片荒地。
金秋時節,膠州少海景區的蘆葦蕩里鳥聲嚶嚶。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曾是片泛著鹽花、時常遭受大沽河洪水與海潮頂托產生的內澇雙重災害的荒地。近日,記者采訪時了解到,膠州市正通過組織人工栽植蘆葦、蒲草、千屈菜等濕地水生植物,重塑濕地生物鏈,恢復生物多樣性。
賞著蘆葦蕩在
深秋季節,膠州少海濕地周邊成片的蘆葦已經逐漸褪去夏日的翠綠,穿上了黃綠相間的秋裝,綿延不斷的蘆葦蕩沿著河道一直伸到天邊。
蘆葦蕩另一端,蕩漾的湖水,被微風掀起陣陣漣漪,水面上蘆葦叢中不時有水鳥掠過,時起時落,讓人驚喜不已。“天氣暖和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的小鳥在蘆葦叢中鳴叫,非常美。”領著孫女在此游玩的張老先生告訴記者。
湖邊市民悠閑地垂釣,掛餌、放線、起竿……一會兒的工夫,垂釣高手便收獲了一小桶活蹦亂跳的魚兒。
據膠州林業部門負責人介紹,在少海濕地有百余種濕地水鳥的身影。為了更好地營造不同野生動植物生長和棲息的環境,少海國家濕地公園通過人工放養魚苗、蝦苗等方式,促進食物網的恢復和改善。公園還規劃設置了50個人工鳥巢和10個食物投放點。
除了保護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市民還在濕地公園里體會到互動的快樂。根據規劃,將在休閑體驗區營造多樣的濕地景觀,還規劃建設水生花卉景觀園、草本沼澤景觀園、森林沼澤景觀園和復合濕地景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