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身為少校級軍官的他放棄了大城市,只身來到廣東肇慶市廣寧縣偏僻的小山村黃盆村;14年后,他用自己的雙手,將荒山變成林木蔥郁、魚鴨歡唱、生豬滿圈的生態農場。成功后的他不忘鄉親,無私幫助周邊的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他就是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八一生態農場場長賈東亮。
????1998年初,已是少校軍銜、副團職軍官的賈東亮不顧戰友親人的反對,帶著10多萬元復員款只身來到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
????創業的道路是辛苦的。在創業的第一年里,賈東亮穿破了5套迷彩服,整整瘦了13斤。辛苦的勞作也開始顯現成果,半年后,賈東亮的農場就開通了6公里的環山機耕道,種上了2.6萬株砂糖桔、1700多株柿子樹,并建了246間豬欄。
????創業的道路更是坎坷的。1999年初春,一場霜凍“洗劫”廣寧縣,賈東亮農場的果樹,魚塘中的魚全部被凍死,菠蘿被凍黑,直接損失達10多萬元,幾乎所有本錢都賠了進去。從老家趕來看望賈東亮的岳父說:“這些本錢我們不要了,就當交了學費,回去吧!”但執著的賈東亮搖了搖頭。
????仔細反思之后,賈東亮發現霜凍損失那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懂技術。此后,賈東亮購買了一批種養書籍,白天在農場工作,晚上在燈下學習種養技術,還專門請華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到農場傳授技術、解決疑難。
????幾年后,賈東亮成為當地養種豬、種果樹,進行立體生態農業開發的 “土專家”,按照他設想的科學利用、綜合開發、資源共享、循環生態的生態型農場也初見雛形——用豬的糞便發酵生產沼氣為農場發電,沼氣液用來肥田種果樹,沼氣渣用來喂魚。賈東亮的農場開始走上了發展的軌道。
????在賈東亮的示范帶動下,廣寧縣黃盆村3700多畝山地,已經全部種上了果樹和其他經濟植物。廣寧縣種植砂糖桔面積達到23萬畝,并成功申請了“中國砂糖桔之鄉”。
????“黨和人民給了我太多榮譽,我要回報他人、回報社會。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人致富。”賈東亮說。(新華社記者 吳濤 據新華社廣州10月8日電)